【本報綜合報導】國內最長的跨海大橋「金門大橋」,昨天舉行動土典禮,馬英九總統與行政院長吳敦義特地前往金門出席見證,兌現馬總統對金門人的承諾。連接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造價預估七十五億元,預計民國一○五年六月完工通車,定位為「觀光為主,交通為輔」。
馬英九說,他不是為了選舉而蓋橋,而是為「還給金門人一個公道」。馬英九表示,外島在過去戒嚴時期無法完成建設,現在兩岸關係和緩,該是台灣本島幫助離島完成建設和夢想的時候了
;金門大橋是代表金門人的希望,也代表台灣本島對離島的回饋,金門大橋也不只是連接大、小金門而已,而是要成為兩岸觀光的地標。
金門大橋連接大金門金寧鄉湖下、小金門烈嶼鄉后頭,全長約五點四公里,其中四點七八公里在海上,橋面十五公尺寬,可容納雙向各兩車道,但為兼顧金門地區的休閒觀光發展,雙向各設一線汽車道,及一線人行、自行車道。
國工局表示,金門大橋的主橋,是五塔連續的脊背橋,五座橋塔共懸吊六跨,其中四跨跨徑長度各二百八十公尺,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長跨徑的脊背橋,兩跨邊跨各一百四十公尺,橋下可通過五千噸大船。
國工局強調,金門大橋的設計會兼顧景觀,兩側的欄杆和引道,也會融入大小金門當地的風獅爺、風雞等文物,和有「活化石」之稱的海中生物鱟的意象,讓金門大跨海大橋成為當地觀光新景點。
金門縣政府去年舉辦全民票選大橋橋型,最後橋塔造型以「高粱穗心」造型勝出,據以請國工局進行設計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