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們介紹了第二屆學學文創的得獎部分作品。這周我們要介紹5件「綠色公益行動組」及2件「綠色生活產業組」的作品。
「綠色公益行動組」是鼓勵公益團體推動保護生態環境或推廣綠色行動。獲得「影響力獎」的《低碳生活部落格》,他們善用各種現代傳媒做資源連結,紀錄蒐集暖化的在地證據。而獲得「創意獎」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則透過駐村藝術家與孩子們互動,讓溼地化身教育場域,喚起社區人民與公部門對溼地環保的重視。
邁入第二屆的學學獎,希望透過得獎作品的綠色創意設計,讓更多人看見環保的多元可能,共同推動永續生活的綠色力量。
《綠色公益行動組》
創意獎

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
得獎者:觀樹教育基金會
設計理念:
邀請藝術家駐村,與當地學童、居民進行藝術創作交流,在低碳的生活中,關懷生態復育與地層下陷的議題。
評審的話:
本作品為一個深入且具啟發性的環保教育計畫,並以宏觀的角度整合工作假期、生態復育與社區文化再造,期盼將下陷土地的劣勢翻轉為優勢特色。
影響力獎

低碳生活部落格
得獎者: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張楊乾
設計理念:
分享包括國內外節能減碳的最新趨勢,以及國際上關於氣候談判的最新進展,採訪氣候會議、美國綠建築年會等,將最新的綠建築趨勢帶回國內。
評審的話:
低碳生活部落格鼓勵全民記錄及上傳台灣各地氣候異常的影片,同時透過與電視、廣播等跨媒體的合作,持續蒐集暖化的在地證據。
低碳生活部落格雖為小眾的網路媒體,但仍堅持持續報導國內外節能減碳新趨勢、國際氣候會議及美國建築年會等,嘗試喚起更多人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
特別獎
換換擦‧救地球

全國校園巡迴行動車
得獎者:財團法人富樂夢教育基金會
設計理念:
為推廣無毒橡皮擦的使用,環保巡迴行動車提供舊有PVC橡皮擦的全國回收及交換活動,期待能杜絕PVC文具在校園的濫用。
評審的話:
有鑑於PVC產品對環境及人體的危害,富樂夢教育基金會舉辦全台回收PVC橡皮擦及交換活動,期盼杜絕PVC文具在校園的濫用,希望帶給下一代安全無憂的成長環境。
本作品具有實質的行動力與關懷精神,希冀透過基金會自身與結合眾人的力量,對抗強大的PVC市場,並喚醒公部門的重視。
特別獎 低碳生活量化工具

得獎者: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
設計理念:
開發並推廣四種低碳計算量化工具程式,可提供個人或家庭計算排碳、用水及樹木生態的使用量。
評審的話: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透過量化的數字,期使民眾對有限資源的重視,並停止不必要的過度消耗與依賴。
本作品具備化概念為具體的行動,期使喚起更多人對環境的關心與省思。
特別獎

傳愛背包
得獎者: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設計理念:
募集二手玩具,廣徵大專義工青年,將資源及愛心傳送到偏遠鄉鎮或災區,體現環保教育學習與志願服務精神。
評審的話:
成長文教基金會具深度的人文關懷精神,透過這個有意義的活動,除了落實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概念,也將都市中過剩的資源送到資源不足的地區,拉近了城鄉差距,讓數千名孩子因而受惠。
《綠色生活產業組》
特別獎 愛地球‧好食器

得獎者:羅予伶
設計理念:
全餐具包採用生產過程低汙染的石頭紙材質,防水防油可微波,攤開來即是提袋,點餐外帶可直接提走。
評審的話:
本作品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透過可重複使用及隨身攜帶的特色,對於外食族來說是一個響應環保的實際行動,其節能減碳的綠色思維,兼具便利與美觀的產品設計。
特別獎
科技與環保間的美麗平衡點

得獎者:勁成國際 鄭婧筠
設計理念:
一個從環保而生的概念,可以讓全球90%以上的舊筆電變壓器再生利用。讓舊有筆電變壓器應用於任何品牌的新筆電,以減少3C垃圾。
評審的話:
生活需要溫度,而地球需要呼吸。本作品具備高度的環保警覺與意識,因為有感於筆電的普及而快速增生的各廠牌變壓器,希望透過整合以減少科技生活對環境生態造成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