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病的致病機轉,除了遺傳性的體質外,包括花粉、黴菌、塵←等在內的過敏原也不容忽視。近年來,有些研究更進一步指出動物性蛋白質和過敏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來說,這是一種病因仍不明確的過敏性皮膚炎。根據統計,有一半的患者在一歲前便會有皮膚的症狀,而約有百分之八十會逐漸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症狀,家族成員也常有類似過敏的疾病。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公衛學院所做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十年來已攀升六倍以上。據估計,全台目前約有三百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此病情起伏難以捉摸,脫屑、紅疹及發癢,嚴重影響皮膚外觀及生活品質,令人苦不堪言,反覆好發更是患者及家長的一大夢魘。
因為異位性皮膚炎並不容易治癒,許多醫師嘗試藥物以外的方法來治療。在日本,就有醫師發現低熱量素食,可以有效改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症狀。
在這份研究中,病患於治療期間,並沒有依賴類固醇或抗組織胺控制病情,但飲食轉變成健康素食的模式。令人訝異的是,單單只有飲食習慣改變,這群患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在短短八個星期後,不論是主觀的自我症狀評估,或客觀的臨床發炎指標,都有顯著改善。
另一項更惱人的過敏性疾病就是氣喘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約有一億五千萬人罹患氣喘。氣喘病之病因也包括兩部分,其一是體質(遺傳)因素,其二是環境因素。
在食物中,核果與海產類食物是常見的氣喘誘因,但其他食物呢?知名醫學期刊《氣喘》曾刊登一篇文章,描述一群長年氣喘的病人,如何藉著全素飲食擺脫久病的夢魘。
這群病人平均罹患氣喘病的時間是十二年,一半以上都用到類固醇治療。但在開始全素飲食治療一年後,有百分之九十二的人,無論在臨床症狀或實驗室氣喘指標上,都得到顯著的改善。
為何素食可以改善氣喘的病理機轉仍待研究,不過從這研究看來,全素飲食的確是長年氣喘但無法治癒的病人,值得考慮的食療方式。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