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評論》愛沙尼亞加入 歐元區添氣象

 |2011.01.07
874觀看次
字級

元旦這天,愛沙尼亞成為歐元區第十七個加入國家,在拋棄了使用十八年的傳統貨幣後,該國是金融風暴之後的第一個新成員國,也是舊蘇聯區的首例。對於站在反方為數四成的反對者而言,他們嘲弄這是坐上鐵達尼號的最後一張船票,恐怕將與若干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拖累。但在總體評估下,歐元區有新血加入,也意味著對歐元貨幣有信心,不論對整體區域或是對愛沙尼亞,都具有雙贏意義!

加入歐元區過去幾年來是愛沙尼亞的經濟重要戰略政策,為了達成嚴格的標準,政府努力降低赤字,實施穩健的財政貨幣政策、維持較低通貨膨脹率、保持金融市場基本穩定等方面做出許多貢獻,這也讓波羅的海國家看到發展的積極典範。也由於愛沙尼亞的貿易八成仰賴歐陸國家,使用相同貨幣可以減少兌換成本並吸引外資投資意願。

歐元區目前出現落差大的雙軌發展也令人憂心。德國經濟成長強勁,將近半數的德國人希望能夠恢復德國馬克貨幣。而負債累累的歐元區周邊國家則面對成長停滯的困境。受到歐債擴散影響,義大利、西班牙債券利率持續上升。缺乏獨立貨幣,無法像冰島靠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挽救經濟,經濟弱勢國家在削減預算赤字的同時,也削弱了經濟成長。

歐元區的困境如何解脫?投資界的專家建議「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脫離歐元區發行自己的貨幣,或是提高償債能力」才能夠藉由匯率優勢強化出口競爭力,達到經濟成長目的,進而達到國際貨幣基金和歐盟所期待的恢復成長。這樣的意見其實正也顯示出歐元區整體環境還沒太壞,只是個別的國家努力還不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