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寺院生活 青年迎新年

詹惠如 |2011.01.04
1071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詹惠如大樹報導】為迎接民國一百年,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平均年齡二十七歲的青年朋友,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相約佛光山,參加為期三天的「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這次活動重點在八關齋戒的受持,藉由體驗一日一夜的出家生活,回歸幸福的原點。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容法師說,佛教戒律是要改善人類的生活,從不侵犯自己開始,擴及到不侵犯別人,因此守戒律可讓人格圓滿。而如何守戒呢?慈容法師引述唐代鳥窠禪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語,勉勵學員從積極行善中,找到自己的智慧。

在叢林學院國際學部英文佛學院主任妙心法師的帶領下,學員聚集在大佛城,在佛前獻上一盞燈,期勉昨日已死,今日已生,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煙花稍縱即逝,一剎那的煙火,能帶來永恆的生命,才有價值。」在「佛光山的故事」中,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以燦爛的跨年煙火秀比喻人的一生雖短暫,但若能服務大眾,生命即是永恆的存在,勉勵青年平日除了知識性的學習,更要將三好、四給牢記在心,用佛法生活。

「怎麼分辨好人與壞人?」、「網路上有年輕人揪團自殺、霸凌,該如何因應?」在綜合座談上,學員紛紛向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院長永固法師請法。法師以星雲大師「一半一半」的故事為例,告訴學員們,好人也有可能會做壞事,而壞人也有一念的善心,「我們這一生有一個重要的功課,即便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學習如何看到優點,是很重要的。」

面對時下青年不正確的行為,永固法師表示,隨著電腦處理的速度變快,愈符合人性化要求,人的性格卻變得更不耐煩,因為我們將使用電腦的情緒不自覺用在生活中,本性被轉變了,因此要善用電腦成為工具,而不是讓電腦將我們美好的心性給玩掉。最後永固法師叮嚀學員,常常回佛光山充電加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