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元旦假期過後,接著就要迎接下個月初的農曆新年,消費者開始準備添購應景貨品;量販業者說,民生物品零售價格在農曆春節前不會漲;不過,北貨雜糧、中藥材等需求熱潮將至,價格恐會趨向續漲不跌。
量販業者愛買協理羅步錦表示,對比去年六月,包含麵粉、黃豆及紙等原物料漲幅約達一成,目前廠商大多自行吸收,預計至農曆春節前,麵粉製品、黃豆製品及紙製品等,都不會調漲。
但被問及春節過後會否調漲時,羅步錦並未多做回應,僅重申,農曆春節前不會調漲。
不過,並不是所有物價過年前都不會價。迪化街南北貨商家透露,過年常用的食材,包括香菇、干貝、蝦仁等整體都在上漲,近半年來,干貝就漲了兩成以上,現在每台斤要價三千六百元,價位上萬元的日本刺參,每台斤則漲了約六千元;和去年過年的行情相比,各類香菇一台斤約漲一百元,蝦仁也有三成左右的漲幅,一台斤從兩百元調漲至兩百六十元。
台北市雜糧公會理事長簡鴻春說,氣候異常影響海鮮類的供給量,以墨西哥車輪鮑來說,現在每月供應商僅能給一箱配額,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照目前物資供不應求的趨勢來看,過年前預計還會有一波漲幅,店家也只能盡量吸收成本。
在中藥材方面,業者透露,高價位的中藥材如冬蟲夏草、韓國正官庄高麗參等去年下半年的漲幅最凶;常用藥材如枸杞、當歸、紅棗等也都有上漲,除紅棗僅微幅略漲,藥材與食材中用量大的當歸、枸杞,近半年來則漲了三成左右。
中藥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王瑞參表示,中藥材多仰賴中國市場進口,以目前國際物資短缺的局勢下,中國內需市場需求量大,加上對岸人力市場成本增加與熱錢炒作,影響台灣中藥市場,成本相對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