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年,為慶祝蒲美蓬登基六十周年,泰國全國各地全年舉行各項活動為泰王祝賀,從僧眾集體誦經祈福、到運動比賽、音樂會等各項文化旅遊活動。到了「鑽石慶典」當天,舉國上下都黃衫加身;為了一睹尊容,數十萬人湧向皇宮廣場在酷暑中苦等數小時;當他發表演講時,人們禁不住雙膝跪地、淚流滿面;為了祈禱他的健康和長壽,全國八千多名公務員自願出家半月,關押在一百三十六所監獄的十六萬名囚犯也發誓永不犯錯……
當世界上大多數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君主們為挽救威望而發愁時,為何泰國國王蒲美蓬始終深受民眾愛戴?這對泰國人來說似乎不算是個問題,當年帶著學生參加慶典的中學教師Arinya Satirachat說,「他在我們心中是完美的,他時刻在保護我們。」 在烈日暴曬下,Arinya老師的一百名學生和其他兩千多名泰國學生在銅馬廣場端坐數小時,悠揚祥和的誦經聲傳遍整個廣場,他們相信遠在皇宮裡的國王能夠聽到這些發自心底的聲音。
蒲美蓬國王的全名叫蒲美蓬‧阿杜德( Bhumibol Adulyadej ),意味「土地之尊—無與倫比的力量」。一九四六年,蒲美蓬的長兄、當時的國王拉瑪八世阿南塔在王宮遭人槍擊身亡,當時十九歲的蒲美蓬正在瑞士洛桑大學攻讀理科。就在那一天,蒲美蓬臨危銜命繼位。面對充滿挑戰的使命,蒲美蓬繼承王位後決定回到瑞士繼續深造,不過專業改為政治和法律。一九五○年五月五日,蒲美蓬正式加冕。
蒲美蓬即位時,泰國正處於政治動盪期。一九四七年,他即位剛一年,泰國就發生了一場軍事政變。蒲美蓬國王統治泰國六十年,泰國就發生十九次政變(其中十三次成功),二十位總理相繼組建了四十八屆內閣。
尊重民主
每一次險象環生的政變中,蒲美蓬就像泰國民間傳說中的「象背王」一樣,總能在危機關頭庇護他的子民。一九七三年,泰國學生爆發了反對他儂軍人政府的遊行示威。當他儂政府採取武力鎮壓釀成血案時,國王敞開王宮大門,讓學生進來避難,給他們食物為他們療傷。接著,在國王的干預下,他儂走投無路,辭職流亡海外。一九九二年,素金達將軍在選舉落敗後強行自封總理,結果引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軍人政府的武力鎮壓再次釀成血案。蒲美蓬此時召見素金達及反對派領袖查隆予以嚴厲斥責,並要求電視台直播這次會見。於是,所有泰國人都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素金達和查隆兩人伏在國王身下長跪不起,聆聽國王的斥責和教誨。此次事件也成為泰國軍人淡出政治舞台前的最後一場演出。
在當今世界仍然保留著君主政體的幾十個國家中,雖然光環與榮耀依然籠罩在皇室頭上,但他們卻不得不面對權力日漸消退的尷尬,甚至有人稱他們為「政治恐龍」。然而在當今泰國,蒲美蓬依然被視為庇護神,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二○○六年二月開始的政治紛爭中,時任總理的塔信承受反對派巨大壓力時始終不肯低頭,卻在四月晉見國王後突然宣布辭職。他在解釋原因時這樣說:「我下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今年對國王而言是特別的一年,我希望所有的泰國人能夠團結。」
當年泰國大選之後出現政治僵局,泰國民眾熱切盼望王室表態,蒲美蓬國王發表電視講話,呼籲司法機構解決相關爭議,並以「立憲君主的權力也很有限」為由,排除了由自己任命臨時總理的可能,體現他尊重民主、張弛有度的態度。
體察民情
蒲美蓬國王政治上保持中立,對子民深切關愛,數十年前多次深入麻風病村,積極倡導改善救治條件,並用自己的威望消除公眾對麻風病人的偏見;過去健康無虞的情況下,幾乎每年下鄉半年,在田間巡視與民眾交談,曼谷洪災期間,跋涉汙水,親眼看看積水的問題出在哪裡。
為了推動泰國農業發展,蒲美蓬在王宮中開闢試驗田,親自對多種土壤進行穀物實驗性栽培,請農民來參觀、培訓。在位多年,他的關注重點始終沒有脫離農業生產、水利建設、治理環境汙染等,曾先後資助一百多項相關工程。基於對泰國農業發展的貢獻,蒲美蓬曾獲頒聯合國的人類發展終身成就獎。
每輛計程車、每間辦公室和商店都懸掛他的照片。每場電影放映前,觀眾起立向銀幕上的泰王照片致敬。即使在交通尖峰時段的地鐵月台,只要碰上電台和電視一天兩次播放國歌,民眾都會停步表達對泰王的敬意。
博學多才
蒲美蓬國王以博學多才著稱。通曉七門外語,尤擅法語、德語和英語,被視為語言天才。他興趣廣泛,曾親自設計兩艘新型賽艇,代表泰國參加亞運和東南亞運動會,獲快艇比賽金牌,還曾駕駛風帆橫渡泰國灣。他喜愛繪畫、攝影,作品曾在泰國國家展覽會上展出。他音樂造詣深厚,會作曲、作詞,酷愛爵士樂,創作過許多泰國爵士歌曲,出過專輯,能演奏八種樂器,包括鋼琴、單簧管、薩克斯風,擁有奧地利音樂學院音樂博士學位。他在全球各大學獲得超過一百三十個名譽學位,堪稱世界上擁有名譽學位最多的人之一。
在泰國,蒲美蓬國王和詩麗吉王后的浪漫愛情被傳為佳話,他們深情擁吻、結婚典禮、共同出席活動的巨幅照片被懸掛在各個顯著位置。詩麗吉王后被泰國人尊為「國母」,她的生日也是泰國的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