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有義大樹報導】宜蘭雷音寺(現為蘭陽別院)為佛光山寺的發源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九五三年
駐錫,陸續成立「佛教青年歌詠隊」、「宜蘭念佛會」等,以各種善巧方便的弘法方式,接引年輕人認識佛教、學習佛法。如今這些年輕人皆已成長,在社會各階層服務,跟隨大師五十餘年的張王美容即是其中一員。
一家都是佛光人
長期在美國洛杉磯護持西來寺、西來大學的張王美容,一九五八年在長老慈莊法師介紹下,加入了歌詠隊與念佛會。擅長典座的大師都會準備各式點心與大眾結緣,「大師做的包子很好吃,有高麗菜口味、也有鹹菜口味。」張王美容回憶說,當年才十二歲的她,被大師做的包子所吸引,每周日都與班長楊絹惠相約,騎著單車前往雷音寺參加共修。
早期的農村社會民風保守,人們不懂得佛教是什麼,年輕人只為了愛唱歌,而加入大師成立的歌詠隊,常常跟隨大師下鄉弘法布教,時間久了對佛法就有些許的認識,張王美容也自然而然地皈依佛門,「雖然家中信仰基督教,但是我有很好的父母,並不會干涉我的信仰,甚至支持我護持佛教,很感謝他們。」如今一家都是佛光人,大兒子也因此結識同為佛光青年的太太。
一通電話馬上到
從事人造花事業的張王美容,一九八四年到美國,從此護持「白塔寺」(即西來寺的前身),時至今日,舉凡義診、法會布置、過年園遊會等工作,只要道場需要,一通電話,她即隨傳隨到,但她謙說:「我只是盡本分去做,因為自己算是老信徒了!」她還說會把護持西來寺、西來大學當作永久事業。
過去受長輩的影響,只知道佛教是拿香拜拜,對佛教也曾抗拒。張王美容慶幸到佛光山接觸人間佛教,漸漸懂得佛法是什麼,體會到人間佛教是教導人們要走出去、走入社會,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家庭因此變得更和諧。當事業不順遂時,看看佛經,徬徨的內心就會找到靠航處,「心定,則一切皆安定。」
一路給人結善緣
人間佛教除了教導做人處事外,還會教導人如何做生意;受到大師「給」的理念,張王美容做生意也都秉持「給」的精神,樂於與人廣結善緣。大師的臉龐總是掛著親切的笑容,她也見賢思齊,以滿臉的笑容迎接一切,成為她做生意的妙招。
提及大師,張王美容最感動的是大師的包容力,大師為了宗教之間的和諧,包容尊重其它宗教,在西來寺辦活動也都會邀請各大宗教共襄盛舉,彼此交流,平時也會去基督教老人院關懷等等。受到大師的影響,她表示:「我也要學習包容人家,雖然吃虧一點,但也是給人、給自己機會,如此一來,彼此的路才會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