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部昨天舉辦「九十九年度禮讓行人研討會」,日本科學警察研究所前交通科學部長石川博敏分享日本經驗指出,日本國小學童戴亮黃色的帽子,書包前也有一塊螢光牌子,每天早上上學時,會組成社區路隊,由高年級的學童帶隊,學校前更有義工與指導員協助學童穿越馬路,這些都有助駕駛人注意學童安全。
石川博敏表示,根據他三十多年來的觀察,學童在幼稚園進入國小前的階段最危險,因為要用語言讓五、六歲的幼童了解交通安全觀念很困難,所以最好用表演或動畫,讓學童理解各種交通事故情境,「透過肇事重建方式,學童大都能了解穿越馬路時的危險,而提高警覺」。
他表示,日本推行行人舉手過馬路多年,也呼籲汽車駕駛人在學童上下學期間,盡量不要行駛學校周邊的道路,若非要通過,也要隨時注意突然衝出馬路的學童,這些成效都不錯,最重要的是,交通安全觀念必須從小養成,家庭和學校都要加強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