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守這種要求員工吃苦耐勞的管理方式,和成長背景有關。他一九四四年生於京都的務農家庭,有六個兄弟姊妹,全家擠在一棟只有三間房的小屋。
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永守從父母身上學到寶貴的人生智慧。小時候和父親到市中心賣菜時,他不懂為何父親從不在收攤前賤價出售賣不完的菜,寧可丟進河裡。父親告訴他,要珍惜自己的心血結晶,「如果你想開創成功人生,就得重視自己的工作、認同產品的價值,然後盡力抬高售價」。
研發無刷馬達一炮而紅
永守一九六七年從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曾在兩家公司擔任工程師。一九七三年他決定自立門戶創業,那年全球爆發石油危機,讓他發明的無刷馬達一炮而紅。他說:「當時能源價格飆漲,我預測能源將變成人人珍視的一種商品。」
不過,他的創業構想起初並未獲得母親支持,因為擔心他可能失敗而一無所有。永守回憶:「她問我願意比別人加倍努力嗎?如果別人上班八小時,我願意工作十六小時嗎?」他點頭允諾後,獲得母親一路力挺。
日本電產今年營收可望衝上八十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來自電動馬達。該公司近期也積極發動併購,把事業觸角伸向家電、汽車和工廠機具等領域。雖然日本電產已頗具規模,但永守並未萌生退休之意。這位個性外向、說話像連珠砲的企業家發下豪語,未來將持續透過併購擴大事業,目標是在二○三○年把營業額提高至十兆日圓(約台幣三兆三千一百億元)。
降成本 工廠分散東南亞
但業內人士指出,永守要實現目標並不輕鬆,因為他的競爭對手除了松下品牌製造商、東芝以及JVC等大型電子企業下屬的電子事業部,還包括美蓓亞和東京元件,它們都在拓展電動馬達業務。
此外,日本的萬寶至以及香港的德昌電機等全球著名小型電機製造商,也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
對此,永守重信說:「我們擁有專利、工程師以及技術訣竅,目前有一千名工程師從事新技術開發,其他企業要與日本電產競爭並非易事。」他還指出,日本電產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已將很多製造環節轉移到東南亞的低成本地區,而這些地區往往臨近擴張速度最快的電子產品組裝基地。日本電產在日本本土只有一萬五千名員工,在中國卻有四萬人,泰國一萬四千人,菲律賓一萬三千人,越南六千三百人。
二○○一年九月,日本電產的股票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永守要求自己的公司向世界水準邁進,絕不能固守京都不做任何挑戰。他形容,這就像穿著日本的和服,絕無法走到全世界,要穿著世界標準的服飾,也就是穿西服才能融入地球村,這也是該公司創業以來的企業理念。
追求第一的企圖心,加上踏實拚命的企業文化,正是日本電產躋身世界級企業的重要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