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阿鳳的子女由於捨不得、放不下,也不能承受看不到媽媽的痛,造成選擇性的忽略,已看不到她的真正需求,依舊又要求一般病房的醫師,幫阿鳳繼續做了許多醫療,一直到三天後,才在阿鳳的血壓開始下降時,匆匆忙忙的要求醫師,幫阿鳳打上升壓劑,好把她的生命拖延到回家後才斷氣,以完成阿鳳在家往生的心願。
隔天安寧聯合療護護理師阿紅打電話追蹤時,阿鳳的兒子在電話中說:
「我們好感激一般病房的醫師,願意幫媽媽做許許多多的檢查跟醫療,還打了許多藥物跟點滴,現在媽媽雖然過世了,但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因為大家都盡力了,也覺得好安心,好感激。」
掛完電話後,阿紅心情沉重的跟我說:
「其實阿鳳上次來安寧病房住院時,早已簽下了『安寧緩和意願書』,但在這次住院一般病房,當我去探視她時,每次都會看到她在抗拒不要再幫她打針,不要再幫她強迫餵食,不要再幫她做這個、做那個,這是一直出現在我腦海裡的阿鳳影像,唉…」
「那時阿鳳已經命在旦夕,雖早有指示,但身不由己,沒力氣再捍衛她自己的主張了。」
「對啊,家人用自己認為的方式深愛著阿鳳,尤其是從美國回來的女兒,總希望還可以再為阿鳳多做一些醫療,多爭取一些生命,因為以前阿鳳總是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所以她也想要回報媽媽。」
「其實讓末期親人得到好死(善終),才是孝順。可惜有些人的潛意識裡面,為了督促自己要特別盡力,不知不覺就想藉著幫病人,多做一些看得到的醫療,才能讓自己的潛意識安心。」
「對,就像這次阿鳳的子女們,認為在媽媽死前,幫她打了許多的藥物、點滴、強心劑,才讓他們覺得很真的盡力跟滿意,甚至還很感激為阿鳳做這麼多處置的醫療人員。」阿紅無奈地說。
「唉,表面上遺族跟醫療人員,一方很滿意,另一方則被感謝,卻不知道對於一位瀕死的病人,任何多餘的醫療處置,其實只會讓瀕死的人,在那死亡的當下,徒增身體的負擔而已,正是『愛之適足以害之』。」
「這種家屬自認為的『孝心』,反而違逆摯愛的人的『心願』,讓最愛的人在死前,只能被孤獨的延長沒品質的生命,更浪費了與病人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的寶貴時間,真值得大家好好深思,別再做生死兩遺憾的事情啊。」
「如同阿鳳阿嬤臨死前表達的│對於一個末期疾病的老人,若想要孝順她,其中一個要件,就是要『孝』也要『順』。要能誠心誠意的為她著想、為她犧牲奉獻(孝)之外,更要尊重她並執行她在瀕死前的最後意願(順),才是真正的孝順啊。」(下)
(作者為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