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跆拳事件爆發以來,迅速在台灣發酵,不論是理性地從比賽錄影,反駁亞跆盟、世跆盟的說詞,還是嚴正地抗議,甚至是激動的仇韓與抵制韓貨的言論,統統都出籠。
有人說這些不滿作為是廉價的,是台灣人慣有的悲情意識作祟。
我認為,台灣人遲遲無法去除以悲情意識作為思考主軸,主要和台灣在國際上無法擁有正常的國家地位有關,這個問題異常複雜,我不想討論,不過,批評台灣的憤怒太過「廉價」,是社會精英無法理解普羅大眾苦悶所導致的知識落差,也許這也是為什麼屢屢有社會精英指控台灣「理盲而濫情」。
的確,有一些人稱台灣社會紛亂、操作民粹,也的確有一些人因為不滿卻又無能為力而爆粗口、有粗鄙的行為,但那絕大多數都只是天真,真正有能力煽動民粹的,是一些希望趁著社會動亂圖利的人,普羅大眾不懂什麼是民粹,只是就看到的事實被扭曲或隱藏,而感到不滿,沒有必要說得那麼不堪。而且以某種程度來說,行為經濟學者說得對,人本來就是非理性的動物,而且是有系統的非理性,而不是社會精英口中的那種理性人,理性人是不存在於生活世界的虛構產品,是來自學術圈的空降部隊。
但不論如何,我覺得民眾還是要關心當事人楊淑君。政府已決定,如果楊淑君要繼續征戰,將給予一年三百萬元的培訓經費,如果選擇退休,也會協助輔導就業,楊淑君沒有出路的煩惱;不過更重要的是,必須為楊淑君討回公道。
亞跆盟指控我代表團「欺騙」,雖然亞跆盟三名調查事件的委員「道歉」,並移除網站新聞稿,但亞跆盟官方並未公開正式道歉,從楊淑君過往的戰績,到亞運首戰的對手實力等來看,都沒有作弊的理由,或許是疏忽或烏龍,但亞跆盟以汙衊羞辱的方式認定是作弊,而且在沒有明顯的證據支持下,與世跆盟說法反覆,這對一個優秀選手甚至台灣,都太不公平。
所以,全民必須支持政府專案小組向亞奧理事會、國際運動仲裁法庭的國際爭訟行動,替國家尊嚴及楊淑君榮譽討回公道。
雲樵(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