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跆拳道賽,我國選手楊淑君因電子襪問題被判失格,及日本柔道女將明顯占優勢卻被判輸的事件,都引起廣泛議論,實際上,運動競技的奪標路一向崎嶇,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唯有愈挫愈勇、檢討補強不足之處,才能在下一次比賽達成目標。
楊淑君事件全民激憤,但無補已定的裁決。這次引發爭議電子襪,從教練及選手本人都不知道新規定及標準,而且據最新消息,世界跆總召開記者會指出,楊淑君把感應片貼在後腳跟,是違規的位置,才被判失格。
楊淑君回應說,她是當著檢錄裁判的面穿襪子,而且是依說明書貼上貼片,教練劉聰達也說,檢錄裁判沒說這樣穿違規,說楊淑君進場後才貼感應片更是離譜,「我們沒有作弊的動機」。
我相信沒有作弊,可是運動競賽通過檢錄,其他裁判也有抓違規的權力,甚至當時沒發覺,事後被檢舉,經查屬實,也可取消獎牌,而且感應片是依說明書貼,可見以前沒貼過,忽略了小細節。
當然,被判失格有小題大作之虞,但不能完全歸咎裁判的使壞,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做好賽前訊息蒐集,並作演練,及準備因應方案,才可避免吃暗虧。
楊淑君失格後,表示對比賽灰心,萌生退意,如果她真的退休,等於兩年後的倫敦奧運,我國將退出女子四十九公斤級的競賽。
其實,各項運動競賽都免不了會出現悲情故事,原本實力最強、奪金呼聲最高的選手,臨場碰到一些內外在因素,都可能讓獎牌飛掉,像美國快速滑冰選手簡森(Dan Jensen),從一九八七年起就是世界男子五百公尺及一千公尺實力最佳的選手,在八八年及九二年冬季奧運前,被各國媒體記者公認是最可能奪金的選手,但他兩次決賽都因其他國家選手違規碰撞而摔倒,痛失唾手可得的金牌。
但他未因此喪志,再次參加冬運男子一千公尺快速滑冰賽,不但奪得金牌並創下世界紀錄。
楊淑君的跆拳道生涯獲得過不少獎牌,不必過於在意本屆亞運受到的委屈,只要體能允許,注意競賽規則,倫敦奧運仍有可為,莫輕言退休。
陸永強(台北市/前體育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