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新流感大流行,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委託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在流行期前後,調查台灣民眾血清抗體的盛行率。結果顯示,去年有接種新流感疫苗者,體內有抗體的比率是未接種者的二點八倍。因老人和幼兒抗體比率低,疾管局提醒,類流感就診人數持續上升,已邁入流感流行期,愈早打疫苗愈好。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表示,這項針對台灣於新流感流行前後,對民眾血清抗體的盛行率調查,從台北縣市、桃園縣市及台南縣市隨機挑選,共有一千五百五十八名民眾同意受試,年齡包括學齡前幼兒到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於今年八到十月抽血檢測其新流感保護抗體效價,同時進行問卷調查,另與一批二○○七年血清檢體相比。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陳志榮表示,在流行前新流感抗體陽性率僅有百分之零點九一,流行後受試者抗體大幅上升,百分之二十九點九有保護抗體,年紀有明顯差異,四歲以下幼兒僅約二成,幼兒青少年抗體增加,十二到十八歲達最高峰,有抗體超過五成,林奏延說,這也是新流感疫苗接種率較高族群。
成人的部分,有抗體比率則是隨年紀遞減,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是陽性率最低的族群,只有百分之十四點一。
不同地區民眾抗體陽性率也不同,陳志榮說,研究顯示,接受新流感疫苗注射,是決定保護抗體是否存在的主要因素,有接種疫苗者有抗體者,比一般人多二點八倍。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類流感急診就診率已連續三周上升,急診就診率百分之十點六,目前邁入疫情流行階段。提醒接種流感疫苗至少需二周以上,才能產生充足的保護力。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說,目前全國接種量計一百九十三萬劑,儘管幼兒是流感併發重症高危險群,但今年季節流感疫苗接種,六個月到三歲幼兒接種率僅百分之二十二,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台灣疫苗之父」、台大名譽教授李慶雲說,嬰幼兒、中老年人,新流感保護抗體最低,又最容易流感併發重症群體,「卻不肯來打針」,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