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在政府的政策帶動下,使社會住宅成為五都候選人政見焦點之一,但立委指出,至今政府仍無整合推動該政策的組織,另外,政府應該重視的是弱勢者的需求,如租屋政策的完善,而非著重購屋置產和貸款利息補助。
立委陳節如指出,目前只由掌管國民住宅的「營建署國宅組」負責社會住宅政策的推動,在一百年預算書中所列的「推動住宅政策」,實際上只是在國宅上打轉,並依據「振興建築投資業,減輕購屋者利息負擔」的目的,用大筆購屋貸款利息之補貼作住宅政策的執行,社會住宅等於零預算。
在國宅組預算項目中,也只有「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以弱勢為提供補貼的措施,租金補貼僅占國宅組預算百分之二十點四八,購屋利息補貼則高達百分之七十七點六六。
陳節如說,弱勢者對租屋需求大過購屋,她建議,在資源有限下,應以規畫租金補貼為主,購屋置產問題是資源行有餘力後的工作;在租屋補貼上,也不應著重錢的考量,申請程序應便民,租屋市場更要健全,政府可推動房東稅金減免,讓房東願意配合政策。
另外,據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向候選人索取的政見資料顯示,社會住宅部分,郝龍斌要廣建四萬五千戶出租住宅,減輕年輕人住的負擔;朱立倫希望將社會住宅選在交通便利的區域;蔡英文強調讓弱勢住得起;陳菊和蘇嘉全都提出青年購屋貸款優惠;郭添財要再興青年國宅;黃昭順結合住宅與生育政策,提供青年成家的租屋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