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對一個三十六歲就摘下諾貝爾物理獎的年輕科學家來說,未來數十年的日子該如何過?引起大家好奇。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諾伏西羅夫昨天笑說,自從得獎,生活變得亂七八糟,沒有一天空閒,逼得他不得不嚴肅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諾伏西羅夫表示,今後他將盡可能推掉一些演講邀約,全心投入研究,因為那才是他的最愛。若還有一些時間,他想多讀點有關歷史的書籍,或去爬爬山。
「更重要的是,我一定要盡快把諾貝爾獎這件事忘光光!」他解釋,唯有拋開往日榮耀,才能展望未來。至於未來有沒有可能再摘下另一座諾貝爾獎桂冠,「那就別去想了吧!」
諾伏西羅夫和他的老師安德魯蓋姆,以石墨烯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連忠表示,碳60、奈米碳管及石墨烯是碳奈米三大材料,諾伏西羅夫和安德魯蓋姆於二○○四年發表石墨烯研究論文時,時機實在太完美,因此才能在短短六年內,就獲得諾貝爾獎肯定。
諾伏西羅夫昨天在中研院演講指出,石墨烯是導電性超強的透明薄膜,從LED、觸控面板、太陽能電池、電腦顯示器透明導電薄膜等被動元件,到邏輯電路等最新矽電晶體材料,都可看到石墨烯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