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歐美時尚界,亞洲時裝設計師以日本代表聲名最顯赫,華裔時裝設計師寥廖無幾。譚燕玉(Vivienne Tam)、蕭志美(Anna Sui)與王薇薇(Vera Wong)是先鋒人物。譚燕玉認為,支持亞洲設計就是要穿出自己的感情與經歷,並主動創造潮流。
生在廣東,三歲隨家人到香港的譚燕玉,自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學院畢業後,一九八三年獨闖紐約,現已打響品牌,好萊塢明星像瑪丹娜、莎拉潔西卡派克等都是她的顧客。
三十年前,譚燕玉決定離開香港。她在紐約用十年存錢,才在一九九四年辦了第一場時裝秀。剛開始為了打開知名度,曾挨家挨戶銷售自己的作品。之後立足紐約,每年兩場時裝秀成為常態。
憑創意紐約闖出頭
她說:「當然沒有錢就不能做show,但錢不是在紐約的最大挑戰,而是那麼多有才氣、那麼好的人才匯集,試圖成名!我喜歡那種挑戰!你得比別人更加努力,你的作品一定要好,顧客喜歡,而不是淪為時裝廣告。」
至於有人提到外國人會「歧視」華人的想法,譚燕玉指出,只有正面積極的心態,才有助於開拓事業。
譚燕玉的設計以大膽揉合中西美學著稱,混搭風格更得她心,曾創作出大紅旗袍結合拉鍊、鉚釘這類搖滾元素的大膽設計。不但《臥虎藏龍》電影出現過她的作品,她為惠普筆電穿上牡丹紅和蝴蝶彩金外衣的巧思,也成為在《慾望城市》電影裡置入行銷的亮點。
艱困童年磨出韌性
艱困的童年生活,鍛鍊出譚燕玉的韌性。童年時全家六個人住在一間小公寓,床成了她的一方天地,不管周遭環境再嘈雜,她總能在床上念書、思考、創作,久而久之練就一身專注好功夫。
任何優秀的設計師都會說,最好的設計永遠來自街頭。譚燕玉也這麼說,鼓勵亞洲女人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她說:「從每天起床開始,每一件事、每一個造型都要表現出我們的感情與經歷,來支持亞洲時尚業的設計與品牌發展。記住要主動地創造潮流,而不是只會跟風。」
她舉例:例如將一件品牌外套和祖母的帽子或腰帶搭配得相得益彰,或是給自己的髮型來個令人叫絕的瘋狂創意,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性魅力。
領香港身分證,也拿英國和美國護照的譚燕玉,形容自己是「世界公民」,她說:「我可以住在任何地方,這就是我成長時求生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