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印鈔救市,惹惱各國,讓本周四、五(十一、十二日)即將在韓國首爾登場的G20會議格外引人注目。尤其在中國人行公開放話,不排除以升息對抗美國印鈔引發的通膨壓力後,韓國、台灣央行的強勢阻升匯價,及韓國、泰國出現的抗議動作,和巴西、南非、德國等官員對美國的批判,讓這場G20大會,似乎漸形成G19與G1(美國)間的對決新局。
美國宣布量化寬鬆QE2影響,全球各國莫不認為美國的輸出通膨動作,正在破壞全球的多邊合作和各國的金融與物價安定。以香港為例,香港股市上周大漲一千八百多點,漲幅居亞股之冠,就連中國人行也都擺明了將以升息對抗美國印鈔引發的通膨,也讓台灣央行在今年十二月底理監事會是否會有進一步升息的可能,格外引人注目。
在即將登場的G20會議前,韓國內部已經提前展開G20會議的抗議熱潮,泰國也出現因為防範國際熱錢而出現抗議課徵資本利得預扣稅的抗議事件,看得出在面對近一年多來,國際熱錢引發的一連串通膨、資產泡沫化疑慮下,美國這回在G20大會上將難逃各國的「共同譴責」。
但從近日各國的因應方式觀察,韓國央行展開外資查核動作,阻升韓元,台灣央行也同樣施展阻升匯價功力,讓台幣守住三十元大關,就連人民幣近日走勢也展現相對抗漲,八日早走勢重回六點六六七○價位,泰銖在資本利得稅的壓力下,昨天上也守在二十九點六○左右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