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十九年度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昨天頒獎,發揚「用文字釀酒,用筆來唱歌」精神,由原民會主委孫大川頒獎。原民會表示,今年獎項創歷年最多,年齡多半在三十歲以下,半數以上為首次獲獎,得獎者最年輕二十一歲,最年長六十五歲。
「原民文學已經形成,不只創作出版,也是學術研究面向。」曾出版書籍,書寫原民文化的孫大川表示,原民文學七○年代後期至今,發展超過二十年,盼原民透過筆創造新文化,以及跟現代社會對話的新面向。
今年原民文學獎獎項擴增至二十三項,類型包括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等四項,共計有十一個族群原住民參加,投稿數量創下歷年最多。
拿下「小說組」首獎得主邱金士,也是最高齡得獎者,他表示,原住民不是在「文字海洋游泳的小孩」,大家是靠摸索來的,他會繼續前進,也盼更多原住民年輕人投入文學,「相信山中孩子的思考方法,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此次原民文學獎四大類首獎得主分別為:「小說組」首獎得主是魯凱族的邱金士(奧威尼‧卡露斯盎),得獎作品為「渦流中的宿命」;「散文組」首獎得主則是排灣族的李迎真(muyai),得獎作品為「外祖母與我」;「新詩組」首獎得主是泰雅族的李永松(多馬斯),得獎作品為「菜區之歌」;「報導文學組」首獎則從缺。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一度停辦,今年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持下宣布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