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團體財物 網上全公開

李祖翔 |2010.10.29
131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為善不欲人知」的傳統觀念可能真的要改了!台灣公益自律聯盟昨發起自律公約簽署活動,誓言做公益就要財務透明化、注重誠信和服務績效,並指出「捐款不領收據等於助長犯罪」,社福團體也有責任教育捐款人,不讓善意做不成善事。

公益自律聯盟秘書長李雪瑩表示,行政院主計處和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所的調查都指出,台灣現有三萬一千個公益團體,一年捐款收入至少四百二十七億元,但聯盟成立以來,五年內號召自律、公開財務報表,卻只有一百一十個團體加入,八成以上還是年捐款總收入一千萬以下的中小型團體。

李雪瑩說:「財務公開的意義在於防止助長犯罪。」NGO在募款時,除合乎法令規定如募款須依《公益勸募條例》向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外,還應告知大眾有多少「結餘」,用於何處,以及為什麼還要繼續募?即使是專款專用的善款,也該建立明確的「專戶」。

台中市私立健康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秘書閻靜玉補充,捐款不拿收據也會引起不肖NGO的犯罪,「NGO的收據能抵稅,變賣『價值』高;有些捐款人捐千元善款,會計報五百就可以自肥五百。」企業在作巨額捐款時,國稅局會發函請求提供證明和扣繳憑單,以防不法逃稅,但民眾監督的力量遠比政府強,社福團體應負起教育捐款人的責任。

聯盟不僅號召簽公約,還架設新網站(www.twnpos.org.tw),是目前國內唯一線上公布各公益團體財務及工作報告的平台,教民眾看懂財務報表,讓公益團體財務狀況「透明看得見」。

李雪瑩呼籲所有NGO都要公布收支平衡表和資產負債表,且守住公約:不分配盈餘、建立管理制度、誠信募款、展現服務效益、財務透明、業務資訊公開和迴避任何利益,營造可信賴的公益環境,別讓不肖者逍遙法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