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研發 獲全國首獎》感測握力 機器人帶你go

 |2010.10.28
1680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竹訊】交通大學電控工程研究所師生,研發成功「握力感測手把」式行動輔助機器人「i-go」,獲經濟部工業局全國機器人競賽「夢想實現組」首獎;指導教授楊谷洋表示,研究初衷,就以改善銀髮族生活為目標。

楊谷洋與義守大學電機系教授柯春旭,指導交大十三名學生,花了三年完成這套系統,其中,車身設計與把手,都申請專利。

楊谷洋說,目前商品化的行動輔助機器人,多屬馬達控制的「主動式」機器人,萬一系統失誤,機器人偶會失控,造成使用者危險,因此,一開始就朝「被動式」輔助機器人來設計。

他說,被動式設計,使用者必須出力推動,機器人才會前進,「控制權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使用者運動量,有助健康。

楊谷洋說,「i-go」機器人主要機構,是下盤兩個被動剎車器,平常靜止不動,使用者推動才會起跑,也可將預定路徑輸入電腦,電腦自動執行;另一重要設計,是把手上的十三個「力感測器」,可以感應手部施力大小,改變方向,也就是說,使用者想右轉,隨兩手力度不同,機器人會依「使用者意圖」辨識能力,感測手把施力狀況,給予適當煞車力矩,達到省力效果。

博士生黃一哲說,「i-go」機器人也具備重力補償、避障功能,前者可讓機器人在上坡路段不會下滑,避障功能是利用雷射感應周遭環境,主動閃避障礙物。

第一代「i-go」重約四十公斤,研究人員已著手第二代設計,會朝輕薄化走,讓使用者更方便、成本更低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