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事件80周年 聞眾之聲拼歷史

 |2010.10.26
15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南訊】今年適逢霧社事件八十周年,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推出「聞眾之聲‧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特展」,希望藉由不同時代、族群、階級、性別的多元觀點與詮釋說法,拼湊出歷史樣貌;這也是該館首次在館區舉辦大型活動。

一九三○年十月,台灣賽德克族部分部落族人,趁日本人在霧社公學校舉行聯合運動會,發動武裝起事,事件發生後,日本殖民政府調動大批軍警鎮壓,這就是「霧社事件」。

一幀幀老照片、一件件史料、文獻,都是歷史見證,透過它們,我們讀取到八十年前什麼樣的霧社事件?台史博館長呂理政說:「同樣一段歷史,隨著時間流轉,當記憶逐漸淡出,不同的聲音反而逐漸開展。」

呂理政認為,這段歷史在經過近八十年擾動後,已擴展成台灣社會指涉外來族群與原住民文化交融的重要指標事件,這也賦予「霧社事件」積極的社會意義,它一再提醒我們正視與實踐對於不同族群、立場應有的尊重與包容,使台灣能成為一個多元族群、和諧共榮、相互尊重的社會。

台史博為此特展,昨天邀請包括成大台灣文學系教授吳密察、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春山明哲、東京大學教授河原功等多位國內外學者,出席在館區研習中心預展茶會。

台史博前館長吳密察表示,這次特展名為「聞眾之聲」,英文翻成Listen for voices,「voices」用的是複數,歷史不只有一種聲音、一種解釋,會有不同角度、聲音,因此,特展不要做一元化的歷史詮釋,而是多元化展現。「聞眾之聲‧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特展」即日起至明年一月二日在其研習中心登場,展覽忠實呈現珍貴照片、新聞報導與影片等多元歷史素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