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影像時代拿起攝影機就能記錄生活,「錄大自然的聲音,讓長久的背痛不藥而癒。」音樂製作人吳金黛花了十多年時間,拿著指向性麥克風四處記錄台灣「聲」態之音。
戴上耳機,拿著指向性麥克風,按下硬碟式錄音機的錄音鍵,走在山林裡的吳金黛,以放大倍速的聲軌,細細傾聽大自然語言。她是錄製生態之音的錄音師,也是被「聲」態治癒的都會人。
一九九四年吳金黛從美國學錄音技術回台,被指派到山上錄原住民音樂,「順便」錄大自然的聲音。一開始她不曉得該如何錄製,僅憑感覺,現在她不僅記錄多種大自然和動物的聲音圖鑑,對台灣生態保育景點,也說得頭頭是道。
吳金黛表示,為了記錄生態之音,經常找生態學家帶路,上山下海只為保存台灣「聲」態之美,她也因此踏遍平時鮮少人去的景點,包括離島。
吳金黛說,黑面琵鷺之音是難度最高,但也是目前最想要收錄到的聲音。
錄大自然聲音,最大的收穫是長期的背痛不藥而癒。吳金黛表示,習慣往大自然跑,價值觀也跟著改變,生活可以變得很簡單。
吳金黛表示,大自然和人類一樣,都有生老病死,只是大自然的生死,全都在靜默當中發生,只有細細聆聽觀看,才能有所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