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集集訊】日月潭大觀發電廠曾發現取水口被國外水庫常見的「河殼菜蛤」堵住,而「美國螯蝦」被人棄養後,在台灣破壞水土,目前陸續在台灣發現的許多入侵外來種生物威脅台灣生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舉辦特展,讓民眾參訪。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指出,隨國際交流頻繁,許多外來種動植物進入台灣本土後,有的發生對本地生物排擠,也有的交配同化,或造成原生動植物基因受汙染。
例如,原產馬來西亞的吳郭魚,已普遍在台灣各河川繁殖,原產南美洲的福壽螺,引進台灣後,因肉質不佳被棄養,一隻福壽螺一天可吃掉約十二株水稻秧苗,一年台灣農損就達十億元。
另外美國螯蝦喜歡鑿洞,在農田往往破壞水土,致無法蓄水。世界各大水庫都有的「河殼菜蛤」於七十五年間首度在日月潭大觀發電廠被發現,當時已大批堵住取水口,嚴重妨害取水發電。
中心目前在保育館舉辦的特展,一一展出這些外來種危害台灣生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