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臉書已成當今最紅的網路工具,不僅網友風靡,就連大明星與政治人物也趨之若鶩。在臉書上,隨便一個過路客可以要求加入你成為朋友,你也輕易可以加入他成為朋友,朋友的朋友可以變成你的朋友,素昧平生的人也可成為朋友,也就是「人在家中坐,朋友滿天下」;不僅藉著它的牽線,能輕鬆找到失聯的朋友,更幫助現在愈來愈多的宅男宅女們,由於生活圈狹隘,無法認識異性,透過網路,就可擴大自己的生活圈,結交新朋友。
而這樣無遠弗屆的力量,正面看,它顛覆了往日的社交型態,負面看,則有人認為朋友的關係,因臉書的風行而貶值……。
改設定 洩漏隱私挨批
此外,臉書的大成功也遭逢諸多挑戰,例如去年十二月,該公司改變隱私設定,讓用戶檔案照及朋友們的照片,依設定值大家都看得到,除非用戶更改設定,維持匿名。此舉招致不少指責,批評者認為臉書此舉可能讓不願分享者的敏感資訊外洩。
但也有人認為臉書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他們能快速察覺民心向背。例如,當大家都以為人們只會用筆電和社群網站與特定的某些人分享某些事,也就是以比較有隱私的方式交流時,卻發現並不盡然,就像祖克柏說的:「民眾已變得安心,他們不僅放心分享更多數量、更多種類的資訊,也以更公開的方式與更多人分享。這種『社會常規』是久而久之演變而來的。」
真是如此嗎?不妨看看該公司公布的統計數據———該網站每天更新內容的用戶超過三千五百萬人,每月上傳的照片逾二十五億張,此外每周增加三十五億則貼文、網址分享及註記。
引風潮 參與感大挑戰
祖克柏經常表示,希望通過臉書使世界變得更開放和誠實,每個人都願分享個人資訊。但是,據說他的臉書主頁,卻有所保留,其個人也相當害羞和注重隱私。
而祖克柏在談到經營理念時說:「Facebook務必保持新手的心態,設想我們如果剛創立公司會怎麼做,而我們決定這些會是社會常規,就著手去達成。」也就是說當他們嗅到社會風向球,「社會常規」也就由他們來訂定與引導啦。然而要長久引領風潮並不容易,臉書之前,最紅的社交網路是「MySpace」,但MySpace的人氣到二○○五年前後達到巔峰,接下來用戶便大舉流失。在科技景貌變化如電光火石的今天,如何讓用戶一直覺得有參與感,應該是臉書目前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