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台灣對末期患者推動安寧療護,今年滿二十年了,呼應每年十月的第二個周六是「世界安寧日」,國內率先推動安寧療護的馬偕醫院,本周六將在馬偕安寧病房舉辦音樂會,並且透過網路聯播到全國的安寧病房,讓所有患者與家屬一起替安寧療護發聲。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方俊凱表示,過去醫療觀念是「救到底」,導致明知沒有治癒期望的臨終患者,往往在電擊下結束生命;相對來說,安寧療護能提供末期臨終患者適切的照顧,讓他們免去疼痛,有充分時間與家人相處、道別,也讓家屬免於看患者受苦的創傷。
目前安寧療護的服務對象已不限於癌末與漸凍人,包括重度失智、心臟衰竭等其他八項末期疾病也獲得健保給付,實施方式也不局限在安寧病房,也可以申請安寧居家服務或跨科別的安寧共同照護,目前整體安寧療護的利用率達到百分之三十八。
衛生署統計至今年八月止,近四萬五千人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在九月十四日公告修正「醫院住院須知參考範例」,要求醫院不論對輕、重症的患者,只要住院都須提供選擇安寧等相關表單。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指出,「預立安寧選擇」絕對不是在生命到了末期才去思考,事實上到了那個時候往往也來不及做、家人更難以代替做選擇,因此希望民眾及早思考此議題,預先做安排更能讓自己珍惜生命的價值。
安寧網路音樂會周六下午四時三十分舉行,邀請聲樂家賴仁潔、李國源,還有青青合唱團、台灣藥師合唱團、台灣藝術家社區合唱團以及台灣藝術家婦女合唱團等演出,連結網址為www.th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