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開講》把電影觀眾找回來

趙正平 |2010.09.26
921觀看次
字級


第二屆台北縣電影藝術節開跑,匯集了五十二部經典電影和國內首映片,到二十九個鄉鎮市巡演一百零三場電影,到十月底為止,不但播出《橫山家之味》、《星星大作戰》等賣座頗佳的十五部影片,憑發票還可到電影院免費看電影。

把電影觀眾找回來,相關當局真的用了心。民間的支持也從包場看得出,徐熙媛與任賢齊主演的《龍鳳店》上周在台上映,妹妹小S就邀請百位好友欣賞。包場力挺並非頭一回,只可惜,找回來的電影觀眾依然有限。

為什麼新聞局透過專家審核,無償出資又在票房奏捷後加碼獎賞的輔導金電影難創佳績呢?題材狹隘於小情小愛的個人成長經驗,規格往往只等於一齣電視劇,製作成本難以跳脫一千五百萬的小格局,演員星味不濃,新人也表現有限,叫觀眾無法投以感動或趣味的眷戀,從《海角七號》到《艋舺》,只出現短暫的沸騰,很快又趨於平寂,多數以虧損收場。

免費請民眾看電影是振興國片之道?不是,看完這一場就再見,下場不再見面,激情過後,需要的是深情,台灣多數型態能停在以導演為領航的製作,缺少好萊塢式的以強勢製片人來整合資源,企業投資也非放眼長遠,只是玩票,鴻海拍完《白銀帝國》就收兵即是一例。

國片占有率,前年因《海角七號》而提高到百分之十二點零九,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舉辦首長電影欣賞會,除前行政院長劉兆玄,不少部會首長都缺席,渾然不知它日後大賣座,只可惜後繼無力,去年旋即掉到百分之二點三,臺北縣電影藝術節開跑,免費請客看電影只為一時慶祝節慶,往後呢?振興國片的路,還是那麼遙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