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天是國際失智日,台北市衛生局昨天推出「地中海飲食」,建議民眾多吃,減少日後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游麗惠表示,根據研究顯示,地中海型飲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有效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發生,以及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變成失智症的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張惠萍指出,地中海飲食型態是金字塔結構的飲食方式,底層強調除了飲食之外,保持足夠身體活動和愉快的用餐氣氛,和吃什麼東西一樣重要。
金字塔第一階是每天最應該多吃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全穀、橄欖油、豆類、核果、種子、香草植物;金字塔第二階是可以常吃的食物,包括魚類和海產
;金字塔第三階是家禽、蛋類和乳製品,每周適量攝取即可;金字塔最頂端是只能偶一為之的食物,比如豬肉、牛肉等紅肉和甜點。
張惠萍說,地中海飲食的重點有四:一是多攝取蔬果、豆類、未精製穀類,補充維生素C、E及B群;二是使用橄欖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少食用飽和脂肪油脂;三是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四是維持飲用適量葡萄酒的習慣,但無此習慣者則不建議喝酒。
張惠萍解釋,不少研究指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天喝三小杯、約一百四十西西紅酒,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但若飲用過量,則會造成智力退化且有成癮等副作用,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