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可能是第一部使用罪犯側寫技術(Criminal profiling)的影片,FBI探員克莉斯‧史塔林透過食人魔醫師漢尼拔‧萊克特的「教導」,揣摸連續殺人狂「野牛比爾」的心態,最終將野牛比爾擒獲。
這部影片在一九九一年上映,直到目前依舊是犯罪影片的經典。「沈默的羔羊」之後,無數電影和電視劇開始在影片中使用「側寫」技術。這門由FBI研究發展出來的破案「工具」,現在幾乎全世界的執法單位都或多或少在使用著,包括台灣。並且成效卓著。「側寫」技術可以由犯罪現場去反推兇手的意圖,甚至背景,相貌,年紀,身分,而且準確度相當高。之可以這樣神乎其技,依賴的是龐大的罪犯資料庫。FBI利用統計學,歸納出罪犯的特定行為模式,之後再以此模式去揣摩兇手心理,進而預測,甚或誘導兇手露面,達成逮捕的目的。
阿嘉莎‧克莉絲蒂過世於一九七六年,極有可能不知道這門技術,但是奇妙的便是,事實上,在FBI之前,克莉絲蒂在她的作品中早已在使用「側寫」。
當然,不像FBI表現得那樣正式與嚴謹,而且,所謂的「罪犯資料庫」,也只存在於偵探波洛‧白羅和珍‧瑪波小姐的腦袋中,也就是白羅愛說的:「我那小小的灰色腦細胞」裡。兩個人的辦案方式,一憑經驗,一憑直覺。而直覺,科學研究已同意那其實也是經驗的累積,只是超越了呆板的邏輯,用跳躍和直指人心的方式表現而已。
兩位名探的亮相,距今都已數十年。白羅第一次出現是一九二○年的「史岱爾莊謀殺案」,而瑪波則是一九三○年的「牧師公館謀殺案」;雖然兩個人都「活」在上一世紀,好像應該是老古董,但是說實話,兩個人的辦案手法,非常現代感。除了沒有那些科學儀器和現代裝置,其實就是「古早版」的CSI,或「法律與秩序」(Law & Order)。
他們的辦案程序跟目前的警方非常相像。同樣注重犯罪現場的完整性(不像可憐的福爾摩斯多半面對的都是被干擾過的現場),同樣在犯罪現場收集證據,尋求專家鑑識,詢問證人,檢驗事證……或許全世界的偵探都是這樣辦案的,包括中國《包公案》裡的包公、《彭公案》裡的彭公,但是兩位主角的獨特之處,是他們對於罪犯,以及被害者心理狀態的掌握。
白羅尤其喜歡「現場重建」。每每在揭發兇手之前,他會把整個犯案過程鉅細靡遺的交代一遍。他的虛擬式「現場重建」的精妙處,不在於讓大家看到了罪行的完整過程,而在於把所有線索放置到「應該的位置」。他補充了沒有被看見被聽見的部分,還原了兇手與被害者的心態和想法。就如同他在現場一般。
而瑪波通常運用的則是直覺。瑪波常說:「我不會輕易相信人家告訴我的話。」這似乎表示她對於人性缺乏信心。然而她之不相信,其實不是不信任人性,而是肯定人是會犯錯的。因此,任何人的任何說法,她必定要自己實際看到,並且驗證了,才會相信。瑪波不大來現場重建,她與白羅的差異,正顯現了克莉絲蒂的才華所在。這兩個克莉絲蒂系列中最傑出的偵探,無論是辦案手法或生活方式,都迴然兩樣,幾乎像是不同的作者各自創造出來的。
據說克莉絲蒂不太喜歡白羅,因此在《謝幕》裡安排了白羅的死亡。但是瑪波小姐只是告老還鄉。克莉絲蒂留給世人永久的想像:在白羅之後,克莉絲蒂之後,珍瑪波依舊在聖瑪莉米德村裡蒔花養草,喝她的下午茶,曬著太陽,打打毛線,逗弄腳邊的小貓小狗。偶而與鄰舍朋友串門子。她永恆存在,從過去到未來。
《ABC謀殺案》裡,白羅的好友亞瑟‧海斯汀記述了白羅的一句話:「愛情往往是犯罪事件的副產品。」這個觀念竟是白羅說出來的,實在有趣。因為白羅幾乎不涉愛情。他一生都是光棍,雖然有暗戀對象,克莉絲蒂卻硬是讓他「流水有意,落花無情」。我不以為這是因為白羅的年紀或相貌,因為克莉絲蒂作品裡,也還是有年歲一把愛得死去活來的角色。可能的原因,或許可以用白羅的另一句話來作解釋。某一本探案裡,他說過:「太聰明的人碰不到愛情。」他可能是在隱喻「戀愛讓人愚蠢」,也可能只是為自己與愛情絕緣解嘲。
身為偵探小說作者,克莉絲蒂一生卻有一件從未破案的迷團,那就是她一九二六年的失蹤事件。這一年她三十六歲,出版過一本詩集,七本小說,說不上大紅大紫,卻也小有文名。她已婚十二年,有個七歲女兒。看上去事業與家庭都有所成,然而卻在十二月的一個冬天晚上,駕車離家,就此失蹤。
這件事情的離奇,與她自己的小說不遑多讓。阿嘉莎事後說明是受到丈夫外遇和母親過世的雙重打擊,情緒崩潰,離家出走,之後便得了遺忘症。
克莉絲蒂是經歷過感情中的背叛與傷痛的,但是也同樣經歷過感情的復原與重拾信任。因此她對待感情,有一種瞭暢明澈。知道愛情的可靠與不可靠,可貴與不高貴。
這次重看這十二本精選集,才發現,幾乎每一本,裡頭都有一段純情之戀。雖然她也安排了醜惡和功利的愛情,但是也有美好真摯、一無所求的純愛。
如同白羅所說:「愛情往往是犯罪事件的副產品。」這句話可有兩解:一是謀殺事件的背後往往是因為某種愛情。另一是:謀殺事件發生之後,偶而也會觸發某些人產生愛情。而通常,不誠直的感情會被揭發,真誠的感情則得到美麗歸宿。
或許,身為女性,雖然被公認是冷靜理性的謀殺天后,但是在理性之下,克莉絲蒂的底色依舊是感情。女人是感情史觀的,沒有事件能脫離感情,克莉絲蒂很明白,所有的慾望之後,都無非是某種愛情。在以性命相搏的犯罪世界裡,兇手以終結他人的性命來遂私欲,不過是為了成全自己的愛,或者是成全自己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