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 教育重要核心價值

王玉琳 |2010.09.19
2177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語錄發表,由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院長永固法師主持。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人間社記者王玉琳大樹報導】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舉辦之「二○一○人間佛教讀書會閱讀研討會」,第四場昨天假高雄佛光山寺舉行,吸引豐年果糖公司董事長夫人張慧芳及青樺婚紗攝影公司董事長蔡青樺等六百位讀書人探討「自覺教育」的相關議題。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所有的教育中,「自覺教育」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沒有自覺,再多外在的教育,成果也是有限。覺培法師說,閱讀是「文字般若」,實際參與佛光會活動則是「實相般若」,希望每位佛光人都能解行並重,當一個解脫自在的菩薩。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研討會禮請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主講「佛教對『自覺教育』的看法」,慧傳法師以「佛陀的自覺教育」、「禪師的自覺教育」以及「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的自覺教育」三階段,說明如何做到「自覺」、「覺他」,進而達到「覺行圓滿」。   

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慧傳法師開宗明義以佛陀降誕在人間,得知生、老、病、死苦後,自覺要出家修行來脫離痛苦,並在菩提樹下覺悟,道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來說明自覺的重要。

「如何覺他?」慧傳法師舉著名禪宗公案,達摩祖師和二祖慧可禪師間傳法的過程,達摩祖師以「把心拿來」的「反問法」,引發慧可禪師證悟的故事來說明禪師們如何做到「覺他」。 

自覺發願度化眾生

慧傳法師進一步說明,大師在師父志開上人給他半碗鹹菜後,自覺發願度化眾生,飢餓後發願往後有能力絕不讓人餓肚子的例子,以及發現佛教沒有專屬的歌曲後寫出《三寶頌》來說明大師的「自覺」教育。

「佛光山的建築就是一種覺他的教育。」慧傳法師說,在佛光山的菩提路上,以及從朝山會館至大雄寶殿的階梯上,路都設有「佛光菜根譚」,讓來山的大眾可從中受到教育,而這就是一種「覺他」的教育。

找自己的自覺教育

下午主題論壇,在主持人覺培法師穿針引線下,佛光山歐洲總住持滿謙法師、國際佛光會檀教師鄭石岩教授以及台積電志工社社長張淑芬女士,從他們生命成長歷程與經驗和大家暢談心目中的「自覺教育」。

壓軸登場的「人間佛教語錄發表」,則由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院長永固法師帶領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溫三郎、台東區督導長韋惠群、屏東第二分會督導鄭 緣、旗山分會會長林文輝、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弘法行政系同學陳昱伶,在閱讀《人間佛教語錄》後,從中挑選出與自己最相應的篇幅和大家分享,引導與會讀書人找到屬於自己的「自覺教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