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云真台北報導】眼盲心不盲,只要用心聆聽每一個音符,也能享受旋律的美感。因緣際會下,她看見了盲生對音樂的敏銳度,讓她從一般國中音樂老師轉而投入特教老師行列,轉眼已十五年,她是台中特殊教育學校的音樂老師陳蔚綺。
「因為辛苦,所以值得。」陳蔚綺笑著說,十多年前,她從台北回到家鄉台中市,並前往彰化啟智學校擔任音樂老師,第一次接觸特教生時,就發現他們對音樂的敏銳度與眾不同,內心有著滿滿的感動,促使她更堅定想守護著學生往音樂這條路邁進的決心。
在特殊學校教導學生,最挫折的是,一開始她以傳統方式教學,卻無法引起學生共鳴及學習意願,陳蔚綺開始檢討,她修改教材、改採活動式教學法,同時加入口訣輔助學習,配合誇大的言語及肢體動作,終於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漸漸的,學生給了她熱情的回應,讓她增加不少信心,陳蔚綺也利用課餘時間,免費教導對音樂有興趣的視障生。為了克服學生看不見五線譜的難題,她仔細觀察每個學生,更把自己當成盲眼人,感同身受的只聽聲音去解析音樂的美。
陳蔚綺指出,視障孩子的聽力超乎常人,即使雙手八音合弦也能分辨出來,很多節奏幾乎一聽就會,因此她以兩架鋼琴上課,她彈一句,學生彈一句,或同步帶領視障生跟著她的音色或詮釋來彈奏。對於視障生學琴最感困難的琴鍵位置大跳動,陳蔚綺則是閉起眼睛找方法來做工作分析,並告訴學生如何找音才快又準。
陳蔚綺認為,特殊學生就像璞玉,需要琢磨才會亮麗,只要給機會,他們也能發光發亮。
雖然很多人都笑她傻,因為教導盲生比一般學生辛苦,陳蔚綺總是笑笑說,只有身歷其境感受他們對學習音樂的執著,才會知道自己的付出多值得,因此,學生個個表現優異,屢屢在比賽中拿到好成績,更有幾位學生因琴藝出眾,獲頒總統教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