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大經典好米競賽昨天進入高潮,得獎名單公布,桃園縣一口氣有三位農民上榜,本屆最風光;宜蘭縣冬山鄉五十八歲農友蕭月娥,種稻資歷四十年,為今年唯一獲獎女性。
昨天上午,農糧署大禮堂飄著濃濃米飯香,參與決賽的稻農要親自煮飯,讓十四位國內外評審品嘗,評審仔細咀嚼,從香味、口感、外觀選出最好吃的米,現場氣氛緊張。
評選結果公布,桃園縣大園鄉陳燕卿、新屋鄉曾雙浪都以「桃園三號」勝出,龍潭鄉朱泰源以「台梗二號」奪獎;農業發展處長蔡宗烈笑說,桃園縣過去從未入圍,今年一口氣有三人上榜,「還有人喊桃園縣太過分了,獎拿太兇」。
蔡宗烈說,這次評分有很大改變,農糧署直接派員去農民家取樣、碾米、檢驗,「過程沒辦法偷機取巧,比較公平」,且官能評比的香氣、口感分數提高,外觀評比下降,使得桃園三號「扳回一成」,因為桃園三號的特色就是很香、口感彈Q,但因不用農藥、使得顆粒小又不飽滿,「以前比賽,很吃虧。」
蕭月娥種稻資歷四十年,為今年唯一獲獎女性,她與先生採合理化施肥耕作「高雄一百四十五號」,大幅提高米的品質;屏東縣東港鎮林清源也是以耕種「高雄一百四十五號」得獎。
台中縣大甲鎮農友陳隆安為民國九十六、九十八年的十大經典好米得主,今年第三度獲獎,他耕種的「高雄一百四十五號」達一級品標準,米粒晶瑩剔透值得肯定。
彰化竹塘農民蔡啟華今年第一次叩關就入圍,他種植的是「台梗九號」。四十四歲的蔡啟華說,老一輩認為肥料施愈多愈好,「可是種起來漂亮,卻不一定好吃」。他以合理化施肥的方式耕作,雖然收成總產量變少,卻大大提高稻米的品質;竹塘鄉農會掛保證,「他的米媲美日本越光米」。
今年七十三歲的高雄縣美濃農友劉正上種稻資歷達六十一年,他也是九十二年首屆冠軍米競賽第二名,劉正上與雲林縣二崙鄉李清標、台中縣霧峰鄉林振宣都是以耕種「台農七十一號」獲獎;今年「高雄一百四十五號」、「台農七十一號」仍是得獎農民的最愛。
農委會將於二十五日在台北世貿二館進行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