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活飲食觀】素食有益青少年

黃建勳 |2010.09.10
2813觀看次
字級

為教育小朋友愛惜地球,嘉義縣政府日前邀請知名主廚阿基師為學校的健康蔬食代言,並親自烹飪色香味俱全的健康料理。就在全國七成以上的中小學推動蔬食營養午餐之際,難免有家長擔心學童或青少年的營養問題,不過誠如阿基師所說,健康蔬食才是最經濟實惠的身體環保菜餚!

根據明尼蘇達大學的一項發現,青少年素食者比非素食者更符合政府所推動的「二○一○健康人」的飲食原則。在近期對澳洲青少年的研究中,也顯示素食青少年在心血管指標上都優於葷食者,包含BMI、腰圍、膽固醇等;在整體健康指標上,例如血紅素、身高和骨骼密度,素食和非素食者間並沒有不同。整體說來在青少年時期吃素,不僅能維持苗條身材,也奠定中老年健康基礎和健康飲食模式。

在鈣質方面,青少年時期,規律運動對於鈣的轉換利用有很關鍵性的影響。事實上,素食者較非素食者有更高的鈣質吸收率和利用率,所以,素食青少年的骨骼是健康的,缺鈣在素食者中其實是很罕見。

許多植物性食物都富含鐵,如強化穀物、大豆、南瓜籽、菠菜、葡萄乾等,尤其植物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維他命C,有助於鐵的吸收。正值月經周期的少女除多食用富含鐵的食物外,不放心的話,當然也可以服用鐵的補充劑。

B12的建議攝取量是很少的,因為人體腸胃道的細菌也會提供部分的B12。食用添加B12的食品,如早餐麥片、強化豆奶、營養酵母、或B12補充錠,其實就輕而易舉解決這個疑慮,不需要為了容易解決的問題而放棄蔬食的種種好處。

在性發育部分,研究顯示素食者的發育和成長是正常的。不只如此,素食青少年也避開了很多動物食品荷爾蒙殘留的嚴重問題,因而沒有性早熟的困擾。

還有一些研究探討素食者的智商,發現小時候智商高的人長大後成為素食者的機率比普通人還高。事實也證明愛因斯坦、牛頓、達文西等都是素食的先驅表率,這也許是智商高的人對生命、對健康、對環境等問題想得比一般人深入,導致以後成為素食者。

總之,現在歐美社會中,營養學的領域正發生革命。過去鼓吹「為了攝取優質的蛋白質及鐵質,請多吃肉」的建議已成了舊式營養學了。目前美國的優秀醫師及營養師們也建議「以素食養育孩子」,享年九十四歲、世界最知名的小兒科醫師斯波克博士(Benjamin Spock)就是其中之一。相信蔬食的營養將被更加肯定,學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蔬食模式也將蔚為風潮!

(本文摘自博雅書屋出版《關鍵飲食》)、(作者為台大雲林分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