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法國西南塔恩河畔的阿比爾主教城,今年七月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後,據阿爾比市政府日前發表的公報說,觀光人潮持續攀升,城內的聖塞希爾大教堂僅八月上半月就接待了近九萬參觀人次,顯示世界遺產的金字招牌,有其經濟效益。
阿爾比主教城內有教堂、主教宮、住宅區、古橋等諸多中世紀建築,風格協調統一,歷經幾個世紀,未曾遭到較大的破壞和變更,是法國最有特色的文化遺產之一。此次入選世遺的區域,主要是總面積二十四公頃的四個中世紀城區:維埃爾小城堡區、諾小城堡區、聖薩爾維鎮和塔恩河背斜谷與河岸地區。
聖塞希爾教堂的管理人員自豪地說,阿爾比主教城與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並列世界最偉大的磚結構建築之一,城內建築皆以紅色和橙黃色的燒磚為建材,遠望似朵朵紅雲漂浮在塔恩河畔,別具特色,故稱赤城。
城內有保存完好的橋梁、教堂及城堡等古蹟,集中呈現發展成熟的中世紀城市建築群,其中最珍貴的中心建築,是建於西元一二八二至一四八○年的聖塞希爾大教堂,在十字軍征討阿爾比城異教徒之後,為彰顯教會勢力而興建,教堂內部現存十六世紀繪畫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