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連幾天到堪薩斯、聖路易斯及拉斯維加斯弘法,有人羨慕我只帶個簡單的隨身行李就可以行走天下,真有「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說走就走的灑脫自在。這句話卻讓我回想起在賭城拉斯維加斯機場裡,某些人搶在登機前最後一刻也要放手一搏,那種放不下、不得自在的情景,不禁想起一則禪門行者金碧峰禪師開悟的典故。
金碧峰禪師是位修行證道的高僧,尤其他的禪定功夫非常深厚,每一次當他進入甚深的禪定境界,他的神識就自然與空相應,住在虛空之中,而他的色身只不過如空殼般的存在 ;金碧峰禪師雖然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外境也好像不會干擾他的修行,但惟獨對一樣東西愛不釋手,那就是他珍藏的玉缽,每次禪坐前,他一定先仔細確定收好玉缽,才能安心進入禪定境界。
後來金碧峰禪師陽壽已盡,閻羅王派了幾個小鬼準備捉拿他,偏偏金碧峰禪師正安住於定中,神識離體。幾個小鬼左等右等,等了一天又一天,就是等不到他出定。小鬼們也知道只要金碧峰禪師一天住在定中,他們就一天捉拿不到,眼看沒辦法向閻王交差,於是請教熟知人間情事的土地公,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令禪師出定。土地公想想就說:「這個金碧峰修行高超,但生平最在意的就是他的玉缽,只要你們能找到他的玉缽,隨意把玩,他即刻就心有罣礙,說不定就出定了!」
幾個小鬼一聽,就趕緊回去找著了玉缽,一會搖動,一會敲打。
金碧峰禪師在定中知道有人動到他心愛的玉缽,心中一急,趕忙出定,神識就回到身體裡。說時遲那時快,才一回來,正當他要搶救自己的玉缽時,就被小鬼的鐵鍊重重綁住了,金碧峰禪師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幾個小鬼已在旁邊笑著說:「這下子可好!你就跟我們去見閻王吧!」
金碧峰禪師當下大徹大悟,知道一時的貪執,竟然成為他的致命傷,隨即心生一計,跟小鬼商量說:「你們既然知道玉缽是我的最愛,那就請你們行行好,在我見閻王前,再讓我摸摸我的玉缽吧!」小鬼們以為,這出家人死到臨頭,還這麼執著,看他可憐,就鬆綁讓他最後把玩玉缽。當禪師接過玉缽,立刻朝地上用力一摜,玉缽剎時化為粉碎。小鬼們還來不及反應,金碧峰禪師重新進入禪定中,只留下一首詩偈在空中迴盪著:「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鍊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差點就要了禪師千古慧命的玉缽是打破了,但您的呢?如果一個缽是一個執著,您有幾個缽呢 ?您看清楚了沒?若還不知道自己的缽以何種面貌出現?又從何打破起呢?所謂心為物役,自己的心成了外境的奴隸,卻茫茫不知道,成年累月的被外物驅使,不由自主地盲目追求,到最後警覺所為何來時,卻已步入人生盡頭了。
其實,有些執著不是那麼具相,不像一般物質那麼容易看破、放下。譬如有些人對金錢與數字斤斤計較,一旦想通了,自然就可以調整腳步,夠用就好,不必犧牲健康與家庭,盲目去追求存款簿上多個零。這類執著較具相化,也容易看得到;但像感受、感情等抽象層面,就不容易看到了。一般人看到喜歡的人、事、物,就想占為己有,於是貪求不捨,若得不到,即起憎恨怨懟之心;得到了又害怕失去,患得患失,苦不堪言,正所謂「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諸苦具足」。想要的東西得不到,討厭的人老碰在一起,喜歡的人卻要分離,真是不亦苦哉!不亦苦哉!
世間千般苦受到底從何而來?真的來自外境的人、事、物本身嗎?如果這樣模糊焦點,當然看不清楚缽在哪兒?更無從解脫了。試著用智慧去觀照,自然明白苦的根源不在外境的人事物,而在內心對人事物的執著,執著才是問題所在。
金碧峰禪師打破令他貪執的玉缽,進入解脫自在的境界,您的呢?還要緊緊抱著不放嗎?送您一句話:「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祝福您人生旅途上身心自在。
———本文選自永固法師新書《說故事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