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內訊】台南縣大內國小內有座日本神社,現場四座祭拜用的石燈籠,尤為醒目,成學校推動鄉土教育的「活教材」;有鄉親說,這座神社應是祭拜日據初期遭襲擊身亡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不過仍待進一步考證。
大內國小的這座日本神社,靜謐落腳學校北側操場旁,學校調出相關資料發現,整個神社原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現今操場的「參拜道」,第二層是石燈籠所在「拜殿」,最上層是供奉神龕的「本殿」。其中本殿在日本戰敗後遭鄉民搗毀。
大內國小校長王念湘說,調閱資料發現,日治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台灣日日新報》曾報導,該神社同年舉行大麻奉齋祭及竣工式;神龕長、寬、高各約一公尺、外覆銅皮木造建物,底下並有一長、寬、高各約一點五公尺、洗石子的磚造基座,規模較一般校內神社更雄偉。外圍以洗石子柵欄圍成,避免閒雜人進入。
教務主任王進坤表示,日治時期學校教員要求學生經過神社,必須停下來行鞠躬禮,學校也會在神社舉行摔角比賽;由大內國小保存的日治時期老照片,更可看出當時神社,是學生拍攝「入學照」與「卒業照」主要場景,現則是學校推動鄉土教育「活教材」,對於教學上幫助很大。
一般日本神社神龕內供奉的神祇,大都以天照大神為主。不過鄉民說,根據耆老轉述,祭拜的對象來頭不小,相傳是日軍征台時,在善化茄拔遭襲擊身亡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縣府文化處長葉澤山則說,親王死因,官方和民間說法不一,該神社祭拜對象仍待相關文獻進一步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