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於世間,每日總有許多事要面對,有時是自己內心的交戰、掙扎,有時與外人齟齬、磨擦,難免心煩意亂,嘆說:「人間萬事多紛雜!」棲身萬事紛擾的世間,難道沒有良方妙藥可服,讓自己活得自在、充實又理直氣壯,不再整日溺沉於空虛、怨懟、懊惱的苦海中?其實人間萬事皆有脈絡可循、道理可據,慧心之人,自然能從生活體驗中得到領悟,唯大部分凡夫俗子都未擁此靈心慧根,難以自己開悟,這時得道大師對於人間萬事內蘊的義理與真諦的啟示,不啻一帖良方妙藥,服之有助了悟世事,從人生苦海中縱身泳出。星雲大師於《人間福報》連載三年之久的《人間萬事》專欄,就是一帖開啟人生智慧、洗滌濁汙心靈的良方妙藥。
善言不須多語,語中核心即可,《人間萬事》專欄的文章短則短,但卻能把萬事所蘊含的道理講得透澈,可見大師對紅塵萬事本根源理的了然於心,簡潔透闢的言談,實為專欄之一大特色。另外,專欄文章皆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寫成,我覺得大師這種「不掉書袋」的用字遣辭方式,有他的深意與苦心存在。以深奧的文字寫就,能了解的人不多,效果也就有限;但淺顯易懂的文字,稍受過教育的人都能懂得,效果自然可大,這是專欄另一大特色。這兩大特色,使讀者可以不費力地領略人間萬事的真理。
專欄既云「人間萬事」,當中所談論的事情自是極為廣泛,含括人生、世間許多不同面向,下文即稍舉例,並抒發個人從中獲得的領悟。修身方面,〈盜戒六事〉裡,大師使讀者意識到自己容易在不經意間犯上「盜戒」,大家會認為盜大物才是盜,其實一般人常犯一些小盜戒卻渾然不覺,像文章中提到的摘取別人花園裡的一朵花、將公家分發的紙與筆用在非公務用途上,雖然這算犯輕戒,但犯輕戒亦是犯戒,而且這種行為無形中滋長自己占小便宜的盜心,並非好事。經由大師提點,發覺自己雖然大盜不做,但竟也在不知不覺中曾經當了小盜,任小貪念在心中悄悄生根發芽,「勿以惡小而為之」,小惡積久,終有成大惡的一天,是該引以為戒!
為人方面,〈不可說〉一篇,大師告誡讀者有些話是不可隨便說出口的,好話不怕多說,但如果說出來的話損傷他人、危害國家,那這種無意義的言語是千萬不能說出口的。從中,我學到開口前定要三思,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難以收回,魯莽說出不該說的話,是一種不尊重他人,也是不尊重自己的作法。
為學方面,〈學習〉篇中,大師開示了學習之要、學習之道,以及人生的必學課題。大師講得很有道理,人生最重大的學習課題是要「學自己」。當今學校教育重視知識、技能學習,以作為學生升學利器或糊口工具,最重要的情意教育卻被忽略了,這一來造成徒有形而下知識、技能進步,形而上心靈則未見提升的窘況,絕非健全世間該有的發展。學習自我健全、學習禮貌周到、學習體諒他人、學習為眾服務的「學自己」修己體人工夫,才真是人生不該缺少的學習課題。
除上文舉例的幾類主題,大師亦相當注意現今社會制度與社會諸般現象,可知真正大師不是不問俗事的出世者,而是能關心眾生與萬事的入世者。例如〈社會福利〉此篇,大師針對目前社會福利制度疏漏之處提出建言,社會福利所嘉惠者乃全體民眾,制度發展完善,自是全民之福。於此,可觀大師關懷眾生的心意,其希望民眾能因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享有更多的幸福,才有如此諄諄之言。
再如〈隧道〉這篇,大師由自己的親身體驗出發,談論人以智慧構思與勞力開鑿的隧道所帶來的貢獻。〈手機問題〉中,大師提醒讀者在享受便利新科技之餘,也該注意到因此衍生的問題,這些問題或傷己、或禍人,不可不慎!
從《人間萬事》,得觀大師廣闊之思考視野,其對人間萬事都能侃侃而談,且有自己獨到見解;亦見大師的慈悲心,其盼眾生能從娑婆世間的無明障蔽中脫身,故不厭其煩開示人生修行之道。我覺得《人間萬事》專欄,是一帖打通人生筋脈的良方妙藥,服之可神清氣爽,之前因未體察萬事真理,以致在紛雜世事中成了迷途羔羊,走不出人生困局,但在閱讀此專欄後,對人間萬事該如何為之,心中能有定見,不再迷惘、徬徨;面對惱人的凡塵俗事,亦覺靜定許多,生活安然又自得,心田爽朗又清淨。
此外,這帖藥方尚有健體旺神之效,專欄裡大師暢談人間萬事,增廣了讀者的見聞,擴充了讀者的知識庫,有助讀者養成用寬廣的視野看待人生萬事及採多元化方式思考。孔子曾云「益者三友」,分別為「友直、友諒、友多聞」。我深覺大師就是身懷這三樣特質的我的益友,其非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像溫和的長者、又像親切的朋友般告訴我人間萬事的道理,使我的人生過得更加充實、圓滿。
最末,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師雖然盡心開示讀者人間萬事內蘊的真諦與人生修行之道,但要緊的是讀者能否將這些文字內化為心中的理念並外行之。如果閱讀後,僅存在一時心領神會,無法將其當作一生修行的藍本,那《人間萬事》終究只是無意義的文字,也枉費了大師的婆心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