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北京中華世紀壇昨日起舉行「守望人類的共同記憶—國家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工作成果展」,首次公開展出經搶救和保護後的國家重點檔案,包括敦煌寫經、清代大金榜等數十件鎮館之寶。
敦煌寫經,形成於唐代,分別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大寶積經》第九卷。其中《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除正文外,還附有李鼎文等人的題識與收藏者後記,裝裱後全長三百二十六公分、寬三十一公分。經敦煌研究院專家鑒定為唐代寫經珍品。
另一份《大寶積經》第九卷,長四十五公分、寬二十六公分,經查閱名家收藏的寫經目錄,是目前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寫經中僅有的一件。這兩件珍貴的唐代寫經,三年前由甘肅省檔案館徵集進館,已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並以拓裱方式進行搶救和保護。
西元一九○○年,敦煌寫經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其中大部分是唐代寫經卷子,而這部分唐代宮廷寫經是敦煌寫經中的精品,是中國古代文獻瑰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其寫經書法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