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動靜脈先天畸形如果一直不處理,長大後患處可能逐漸出現皮膚潰瘍、出血、感染、疼痛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陳宏基指出,動靜脈先天畸形的部位以頭頸部最多,其次依序是下肢、上肢、軀幹等,也有人臀部長成巨大動靜脈畸形,一坐下患處就出血,治療時也引起大出血,控制出血成為治療這類患者面臨的困難處。
陳宏基指出,一名四十歲男性患者,因為動靜脈先天畸形,左上肢病變處溫度特別高,並且有異常的脈搏跳動。由於一直沒有處理,長大後患處逐漸出現皮膚潰瘍、出血、感染、疼痛等連串併發症。
後來患者決定截肢永絕後患時,卻因沒有正常組織可以覆蓋截肢的傷口,外科醫師都拒絕動刀。陳宏基採用特殊方法,成功處理了患肢,左胸部的殘餘病變也一併處理乾淨,患者雖然失去左手臂,反而能安心工作。
病灶一解決,患者心臟每分鐘由左心室送出全身的血液量(心輸出量)逐漸回穩,睡覺時不再有躺在按摩床上的感覺。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沒有早期治療,患者長期高血壓的困擾目前還在。
陳宏基說,長在顏面的先天血管畸形,家長通常會很緊張,早早就帶著孩子求醫,長在其他部位的,因為不太礙眼,或者部位太深無法察覺,往往一年拖過一年,聽任其發展,導致併發症接踵而至,甚至有可能因無法控制出血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