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過去十五年發表的研究,已顯示口腔健康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瑞典研究人員賀姆蘭進一步指出,笑起來可看到缺牙的人比仍有一口潔白牙齒的人,較可能死於心血管疾病。
賀姆蘭表示,真牙剩下不到十顆的人,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是同年齡、同性別、有超過二十五顆牙的人的七倍。」
這項賀姆蘭與霍姆、林德兩位同事共同進行的研究,調查七千六百七十四名男女,多數人患有牙周病,平均患病時間為十二年,他們並調查在這段期間死亡的六百二十九人的死因。其中二百九十九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賀姆蘭解釋,把牙齒數量連上心臟病的理論在於,「口腔與牙周的感染可散布到心血管系統,造成低程度的慢性發炎」,而發炎是目前已知會導致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發作的危險因子。
奇美醫學中心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毛念平說,牙周病細菌若經發炎的牙齦透過血液流到心臟,可能造成細菌性心內膜炎,引發心臟病。他指出,一項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研究統計發現,牙周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左右。
牙周病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到病情嚴重只有拔牙,毛念平提醒,除了需長期追蹤檢查、必要時進行手術外,患者也要有良好的口腔照顧習慣配合,才能減緩惡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