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小四學生課外閱讀材料竟主要來自電視上的字幕,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國中基測作文閱卷老師曾昭旭建議,不管家長多忙,每天一定要抽出時間「親子共讀」,這才是從小培養孩子擁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不二法門。
曾昭旭分析,台灣夫妻晚婚,孩子生的少,又忙於工作,很容易忽略對孩子的照顧,電視成了孩子的玩伴,電視字幕順理成章成為小學生閱讀的主要來源。
曾昭旭認為,親子共讀可以幫孩子先篩選書籍,講故事或陪讀的過程,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對於未來養成孩子主動閱讀的習慣,絕對有幫助。他呼籲家長,一定要抽空陪孩子共讀,閱讀更是未來寫作的重要基礎,家長一定要重視。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也指出,教育部推動多年的學童閱讀政策和做法,該重新檢討,要拿出更具體的因應方式,否則閱讀量少,將會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寫作能力的表現,台灣下一代的問題會愈來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