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不保 改名瞞愚行

 |2010.08.20
8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現在年輕人把太多個人隱私資料放在社交網站上,將來他們或許得因此改名換姓。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谷歌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警告,年輕人在網路上記載大量巨細靡遺的瑣事,可能會在將來申請工作時,成為揮之不去的困擾。他說臉書這類社交網站的使用者將來可能會被迫改名,才能擺脫過去網路上種種愚蠢的行跡。

「我認為社會不曉得當所有事情可以讓所有人在任何時候獲得、知悉與記錄時,會發生什麼事。我的意思是,我們要以整個社會的觀點好好想想。」

身為世界最大搜尋引擎背後推手的施密特,他的這番言論馬上遭人譏評為虛偽。

網路新聞網站《紀事網》(Register)的威廉斯(Chris Williams)說:「谷歌的使命就是把每件事記錄下來,並讓其眾所皆知。他們靠的就是社會不理解這個後果而大肆獲利。」

谷歌擁有為數可觀的使用者資料,透過Gmail處理數十億封電子郵件,經由谷歌「街景」查看大量房屋畫面,以及網路搜尋可以找到各種資訊。位於加州的谷歌,也擁有世界最大的影片分享網站YouTube。

但施密特的警告也算是呼應了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的言論,歐巴馬告訴年輕人,千萬不要把「愚蠢的東西」放到網路上。

歐巴馬自己是社交網站愛好者,但也警告年輕人,「小心你在臉書上所放的資訊」,因為你不曉得你將來的雇主會不會看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