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現化學物質「苯丁酸鈉(PB)的眼藥水,能預防及治療由類固醇引發的青光眼。研究人員正就這項新發現申請美國專利,預計兩、三年後可以臨床使用。
中大眼科及視覺科學系系主任林順潮十七日表示,現時不少眼疾患者都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但部份人對類固醇有過敏反應。使用新的PB眼藥水,有助患者預防因類固醇過敏而患上青光眼,以及更有效地治理青光眼。
青光眼是世界各地主要致盲的眼疾之一。在香港,有研究顯示,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失明因青光眼而起,是當地的頭號「視力殺手」。
青光眼的成因眾多,其中因類固醇反應而引發的尤其受到關注。
中大醫學院指出,PB眼藥水一方面能預防因類固醇過敏而出現的青光眼,一方面由於其藥理與現時市面上的各種青光眼藥不同,對於一些已用盡各種藥物但仍無法改善眼壓的患者而言,PB眼藥水將為他們帶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