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整理居家環境,可能是一件苦差事,而且總是要逼到非做不可時,才會去做。
其實,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指出:「人類只要有事情可做,就會感到快樂,即便是簡單的居家清理工作,讓家裡看起來更乾淨,都能感到快樂。」
所以,從現在開始,改個想法,做家事不一定是出於無奈,我們也可以是為快樂而做喔!
不過,要怎麼做呢?很簡單!只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我們就可以從整理家裡得到成就感、潔淨感及舒適感,進而感到快樂。
關鍵是先從整理某一個角落開始,並且養成習慣,這樣即使是整理一個小茶几,也可以帶來快樂喔。
〈從整理居家環境得到成就感的原則〉
原則一:面積不用大。
原則二:可以很快就整理完畢。
原則三:整理完成後,整潔的感覺很明顯。
〈整理方法〉
想要快速整理,一定要有方法,才能迅速完成。
1.一個蘿蔔一個坑:放置物品的位置,如果預先標示清楚,就可以快速歸位。
2.不是屬於該區的物品,馬上移除或丟棄:通常環境雜亂,大多都是錯放了很多雜物或是垃圾沒有丟棄,所以要把垃圾桶放在旁邊隨時待用。
3.做多少,算多少,有整理總比沒整理好:這次整理的目標是為了得到成就感,所以不要把整理的規模變得太大,只要有動手整理,效果一定看得到,所以自我要求不要太高。 〈加分方式〉
如果能注意以下三點,對成果會更滿意。
1.清潔沒灰塵:雜物整理好後,若能順便把灰塵擦拭乾淨,整體的感覺會更好。
2.創造氛圍:若能再加點可美化環境的小物,視覺效果及氛圍都會加分。
3.絕對不超過五分鐘:整理的時間愈短,愈能引起下一次再繼續整理的欲望。
《家事心理測驗》
最近工作很忙很累,一回家幾乎倒頭就睡了,前兩天剛好吃了一包洋芋片,吃完後沒有隨手丟,袋子就掉在地板上,請問在沒有其他人干涉的情形下,以下哪一種情況,會是你最可能發生的:
1.隨手丟到垃圾桶裡。
2.把袋子踢到沙發下面,眼不見為淨。
3.視而不見,甚至於還會黏在腳底,隨鞋子到處去。
4.撿起來放在桌上。
解析:
對於感覺很麻煩的事情,你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選1者:隨手處理完畢型,絕不拖延。
選2者:眼不見為淨型,除非已逼到面前,否則絕不動手。
選3者:視而不見型,但其實一直掛在心中。
選4者:先做一點型,只要沒有立即性大煩麻就好。
本專欄與台北電台「心際能源會」 節目及阿芬後花園家事生活網站www.a-fin.com 合作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