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歷史最久的兒童福利團體「家扶基金會」,昨天舉行成立六十周年慶祝大會,包含身兼家扶最高齡義工的九十三歲常務董事彭明聰及百名捐款人、認養人、扶幼委員、義工一同慶祝。「沒有家扶的幫助,就沒有今天的我」,幾位家扶自立青年也現身說法,更號召大眾一起協助弱勢家庭的孩子,給他們希望。
家扶於六十年前由美籍卡維特‧克拉克博士推動成立,迄今已幫助超過二十萬名海內外貧困兒童成長自立。家扶表示,在台灣,家扶的捐款人數已逾五十萬人,更有逾十萬人擔任過家扶義工;再加上曾受家扶協助、如今已自立的十五萬名青年,以及目前扶助中的近五萬名兒童,等於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個家扶人。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表示,家扶首創家庭式教養、學校社會工作、辦理寄養服務、推廣兒童保護觀念,並成立民間第一支通報專線,更是第一個推動脫貧方案的民間團體,首創貧窮資料庫,為台灣貧窮現況深入探討,也推動國內外兒童認養制度。
許多曾到受家扶幫助的青年,也出席見證家扶和台灣社會數十年來的大愛。「遇到逆境時,絕對不要放棄自己!」南投家扶中心自立青年李立展表示,小時候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只有五、六坪大,全靠爺爺打零工、拾荒賺取微薄收入,他還曾與哥哥排隊領米、麵粉或棉被,更曾經在路邊垃圾堆拾荒。
所幸後來家扶幫助他,鼓勵他就學,還安排他到麵包店擔任學徒學會一技之長;他自立後開了麵包店,每當聽說有需要幫助的孩子,他總會悄悄寄錢幫忙。李立展笑說,太太還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家裡時常有感謝信函寄來。
如今他的麵包店也有幾位學生是家扶中心幫助的孩子,李立展也與他們一起製作三層高的蛋糕和家扶人分享,他笑說:「蛋糕的美味,就是最深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