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資源回收 慈容法師肯定

陳秋玉 |2010.08.13
89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台北報導】佛光山教育院長慈容法師出席「資源環保義工聯誼會」,感謝近百位將「垃圾變黃金」的資源回收義工,勉勵大家利用時間與大眾結緣,緣分愈結愈寬廣。

「資源環保義工聯誼會」日前在佛光山台北道場佛光會國際會議廳舉行,一向關心義工的慈容法師感謝默默行善的菩薩義工。他表示,「一向重視教育的星雲大師,十五年前就發心興建大學,倡導百萬人興學,百萬人關心青年。」慈容法師認為,資源回收是廢物再利用,減少垃圾,發心做環保不只是財施、法施、無畏施,更是一種修行,以身體力行愛惜資源,帶動社會向上提升的風氣。

環保義工陳菊妹說:「她時常穿著旗袍與西裝筆挺的丈夫在路上撿拾寶特瓶、舊報紙,當路人投以異樣眼光時,我們並不以為意,怡然自在。」黃英霞說,自己原本患有腳疾須拿拐杖,做資源回收十年,現在健步如飛,病痛不見了,她深信自己的奉獻獲得佛菩薩護祐。

陳啟川說,他曾被質疑將所得納為己有,他建議對方一起體驗資源回收,後來被認同了。他說,只要有地點,有機會他都會盡力宣導做環保的好處,讓別人有機會參與。

慈容法師告訴與會者,做環保是奉獻,一點都不可恥,一點都不髒,大家發心的過程很感人,信仰堅定的人,才能肩負教化的工作;由起初的遭人拒絕,到後來改變別人,冥冥中有佛菩薩眷顧。因此,修菩薩道並非都順遂,遇到困難有勇氣突破,好的助緣才會來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