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中國人】對抗勢利 良心加義氣

易中天 |2010.08.10
715觀看次
字級

僅用良心,實不足以對抗勢利。更何況,勢利的存在,也未嘗沒有一定的合理性,這就是:趨利避害乃是人的本能。這可不是一句「沒有良心」便可以輕易打發的。如果說,利的誘惑尚能抵禦,那麼,害的威脅便幾乎難以抗拒。

西元前二六五年,秦昭王為替其相范睢報仇,誘拐軟禁趙王的弟弟平原君,要他交出藏匿家中的魏相魏齊。趙王聞訊為了救弟弟,發兵包圍平原君府,魏齊趁著夜色逃出,求救於趙相虞卿。虞卿又與魏齊一同自小路逃往大梁,希望通過魏國信陵君的關係逃往楚國。

信陵君得到通報,因為畏懼秦國,「猶豫未肯見」,故意裝糊塗說,虞卿是什麼樣的人呀?信陵君的「上客」侯贏實在看不過去,回話說,虞卿是個趿著草鞋,扛著雨傘就去遊說趙王,才見了三次即拜相封侯,普天之下都爭相結識的人。而那魏齊窮途末路,求救於他,他不看重高官厚祿,解除相印,辭掉封爵,連夜抄小路來到大梁,只為「急他人之難」而求救於公子,公子卻問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信陵君一聽便臉紅了,連忙駕車趕到郊外相迎。但魏齊早已聽說信陵君的留難,怒而自剄了;而虞卿遭此打擊,深感世態炎涼,人情薄如紙,從此鬱鬱寡歡,只好去發憤著書。

平心而論,信陵君絕非小人。八年之後,他為了救趙之危,竟竊取兵符,刺殺晉鄙,奪魏王軍權以攻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信陵君救趙」,曾一再被演繹成小說和戲劇。

信陵君這一義舉,是否受到「魏齊事件」的影響,我們不知道,但信陵君不是小人,則可以肯定。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有名的君子。「齊有孟嘗,魏有信陵,趙有平原,楚有春申。」如此德高望重,尚且難免勢利,況芸芸眾生乎?

因此,要對抗勢利,除了要有良心外,還要有義氣。魏齊對於信陵君是否有恩?想來沒有。事實上侯贏也並未譴責信陵君不講良心,其所以打動信陵君者,還是虞卿「急士之窮」的「大義」,一種不願看到一個國士竟走投無路的「不忍之心」。這種「不忍之心」當然是一種愛心,一種設身處地推己及人的「同情之心」,一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義之心」。

其實魏齊與范睢的恩怨,與虞卿和侯贏都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純粹是「多管閒事」;而且,魏齊對於范睢,也確曾犯有不可饒恕的罪惡。

當初,范睢地位低下,曾隨同魏國中大夫須賈一起出使齊國。須賈為推卸出使失敗之罪,竟誣陷范睢「裡通外國」。作為國相的魏齊,只聽了須賈一面之詞,便喝令手下把范睢往死裡打。范睢裝死,魏齊又令人將其扔進茅廁,讓喝醉酒的賓客往他身上撒尿,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范睢得勢之後,必欲置魏齊於死地,也是「情有可原」。

問題在於,如果這時范睢還只是一個布衣,則無論他如何復仇,復仇的手段如何無所不用其極,都會被視為義舉。但這時范睢已為秦相,恃強秦而凌弱國,便未免有點「仗勢欺人」的味道了,因此才引起虞卿、侯贏等人的義憤,非得要幫那其實並不怎麼樣的魏齊不可。

由此可見,在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一般回報原則之上,還有一個更高的原則││義。義與利是不相兼容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氣是勢利的剋星。一個人做了壞事,如果既未受「良心譴責」,又不能「良心發現」,其他人就有理由制裁他,制裁的行為就叫「義舉」,而制裁的動機就叫「義氣」。

一個人如果因「勢利」威脅利誘而不願「交情」,那麼他即便不怕良心的譴責,也要忌憚義氣的制裁。江湖中人之所以比別人更講義氣,就因為在充滿危險的江湖道上,利的誘惑和害的威脅都更大。久而久之,義氣便差不多變成了江湖上的專用名詞。

義氣無疑也本之於人情,所以又叫做「情義」。然而,「無情者固然無義,有情者卻未必有義。」有的人,平時不乏脈脈溫情,緊要關頭卻畏畏縮縮,便是「有情無義」。

顯然,情是「感」而義是「氣」。氣有血氣,有習氣。血氣剛烈者勇,富於「勇氣」;習於仁義者正,富於「正氣」。加起來就成為「節操」,也叫「氣節」。有此氣節,於己,則忠信誠毅智仁剛勇;於人,則坦蕩磊落正大光明。既視死如歸,又嫉惡如仇,當然也就能「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為維護正義和主持公道不惜大義滅親、捨生取義了。

這也是義氣與良心不同之處。良心只管自己,義氣卻可以由己及人。這樣,它就起到一種良心起不到的作用。一個人如果只是「不講良心」,也許不過「心」無所安;如果居然「不講義氣」,那就可能「身」受其害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