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主要大麥產區俄羅斯和烏克蘭遭逢乾旱,已使歐洲畜牧業的重要飼料大麥價格,六周內上漲了一倍多,恐將造成肉類和禽類成本上升。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飼料有時占飼養成本的百分之六十,讓養殖業者憂心不已,分析師表示,成本的增加一定會轉嫁給消費者。部分分析師則指出,未來數月肉類和禽類價格可能上漲百分之十五。
六月以來,旱災以及高溫引發的火災不斷肆虐俄羅斯,使超過一千零二十萬公頃農作物嚴重欠收(相當其全國農作物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今年糧食減產已成定局,各地糧食價格因此大幅上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學者表示,市場先前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小麥上,因此忽視大麥價格的上漲。
歐洲飼料用大麥的價格已從六月中旬的每噸九十歐元,上漲了百分之一百三十至每噸兩百一十歐元。飼料大麥與小麥粉交易價格不相上下,是頗不尋常的現象。除了飼料大麥,啤酒大麥價格也上漲。
俄羅斯總理普亭上周宣布,從八月十五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禁止糧食及糧食產品出口,包括小麥、大麥、黑麥、玉米、麵粉都在被禁之列。禁令一出,小麥價格立刻應聲上漲,稍後因為交易商表示,即使沒有俄羅斯的出口,全球小麥庫存仍然充足,市場才回穩。
事實上,黑海地區小麥出口占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不及大麥重要。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黑海地區的烏克蘭、俄羅斯和哈薩克三國去年出口了八百四十萬噸飼料大麥,占全球交易量一千六百九十萬的一半。單單烏克蘭就出口了六百萬噸大麥、俄羅斯兩百一十萬噸。
交易商表示,由於俄羅斯出口禁令和烏克蘭產量下降,黑海地區的大麥供應將急劇減少。烏克蘭政府已承諾,不會實施出口禁令。但歐洲交易商指出,烏克蘭政府利用海關和品質要求等理由延緩出口。
除了黑海地區,另外兩個主要大麥出口地區歐盟和加拿大,也因天氣惡劣而減產。不過,歐盟由於去年豐收,累積的大量庫存或可減輕國內價格上漲的壓力,甚至增加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