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研議修法調降紅標米酒價格,但據透露,美國和歐盟已透過管道向我國經貿官員表達反對,並強調我方若執意修法,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告,若無法化解,將是我國加入WTO以來首次被告個案。
行政院院會七月十五日通過菸酒稅法修正草案,研擬將米酒從目前依蒸餾酒課稅改為依料理酒課稅,修法以後,米酒售價可望從五十元減半為二十五元。
財政部七月二十八日公告修法案後,歐盟立刻向我方表示希望「回到原點」,履行當初加入WTO的承諾,仍按蒸餾酒課稅。美方更直接強調過去日本的清酒和韓國的燒酒,都因為類似爭議被WTO判決敗訴,台灣研議修法可能也已違反WTO規範,希望不要推動修法。
據指出,行政院原本規畫將本案排入立法院臨時會審議,讓民眾下個月就有便宜米酒可買,但受到美、歐等國反對修法影響,修法時程恐將延後。
為化解美、歐等國的歧見,財經官員表示,除持續進行溝通,希望對方了解米酒在台灣的確作為烹調用,和進口的白蘭地、威士忌蒸餾酒不同,並已委託進行市調,調查米酒降稅是否會改變國人飲酒習慣等議題,希望說服美、歐等國。
但經貿官員強調,把米酒歸類為蒸餾酒,與米酒特性、實際用途不符;加上米酒在國內主要都是烹調用,與進口酒並無競爭關係,沒有違反WTO規範之虞。
經濟部官員說,台灣過去在WTO並未變成被告,只有三次是原告,一次就是最近告歐盟違反資訊科技協定(ITA),一次是我國告美國對鋼鐵進行防衛措施,還有一次是控告印度進行反傾銷,除了我國告歐盟這起官司是勝訴以外,其餘兩起都是和解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