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商業周刊》報導,一篇多國學者合作的研究報導顯示,全球有五十多個國家的「影子經濟」規模占官方經濟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最嚴重結果之一是導致國家稅收損失慘重。
經濟有兩種,一是官方經濟,就是政府和金融機構用GDP(國內生產毛額)、稅收、社會福利、就業率計算出來的經濟;一是影子經濟(shadow economy),指官方經濟以外產生的金錢和工作(包括合法的和非法的)。
影子經濟對GDP比例最大的是前蘇聯成員喬治亞共和國,二○○ 七年這個比例達到百分之七十二點五,換句話說,國家損失了數以十億計美元可以用來改善國內基礎設施、償還國債的稅入。
美國影子經濟只有百分之九,但以美國GDP為十四兆兩千六百億美元計算,每年也有一兆兩千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十八兆元)稅收從山姆大叔的指縫中漏走。
影子經濟嚴重,可能關係一國經濟生死。希臘陷入經濟危機,政府差點破產,主因之一是希臘勞工和企業逃漏稅超過三百一十億歐元(約新台幣一兆兩千九百億元),相當於希臘GDP的百分之十以上。
但在《全球影子經濟:一九九九至二○○七年一百六十二國新評估》這份報告裡,希臘卻當得上財政責任模範生,報告指希臘的影子經濟以百分之三十一排第五十七名。
這份報告沒有將竊盜、販毒等地下經濟列入研究,只把合法但為了逃稅而蓄意瞞實際金額的商品和服務列入影子經濟,包括醫師、包商、保母、雜貨店等沒有實報收入和交易的行為。